•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用功 用情 用心

    ——以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报道为例浅谈新闻人物采访

    刊发时间:2023-11-06

    A3版

    作者:鲁文燕

      人物报道在新闻报道中,有着其他新闻报道不可比拟的作用和效果,对于嘉宾云集、群星闪耀的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的采访来说,人物报道更是必不可少的。在此,笔者结合这几年的新闻报道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在人物的采访报道中,要做好用功、用情、用心这“三用”。

      

    采访准备工作要用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人物采访报道,涉及的对象和问题千头万绪,在进行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的相关人物报道时,采访工作正式开始前就要用功,即在采访工作正式开始之前做足采访的相关“功课”。采访前用功与否,对采访的效果和结果至关重要。

      接到工作任务正式采访前,需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做好功课。一是在大量的明星和来宾中筛选有用信息,粗选出具体采访对象。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从2013年第一届在临沧成功举办至今已经7个年头。有很多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官员和艺术家莅临艺术节,也有很多本土的微电影爱好者参加,从成百上千人中筛选采访对象是每年采访的“必修课”。按照有组织者、有参与者,有导演、有演员,有获奖者、有落榜者,有老演员、有新秀,有远道而来的朋友、有临沧本地参与者都尽可能统筹兼顾的原则,先向有关部门了解相关情况,再与相关人员核对信息、确定名单,在粗选的基础上根据最终出席情况精选出具体的采访对象。如:2015年的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我们就选出了杨童舒、邓了了等作为采访对象。二是具体采访对象确定后,要尽可能地了解采访对象。在正式采访之前,要尽可能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渠道了解采访对象的经历、性格、嗜好、习惯、特长等,特别是对一些知名演员,要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了解演员的成名和知名影视作品、在微电影中的表演艺术、获奖的相关情况、生活习性等方面都要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经验证明,准备越充分,采访中记者才会越主动,与采访对象的沟通就更顺畅。三是拟定采访的提纲和话题。通过前期的大量准备工作,正式采访前的最后一项准备工作就是在前期对采访对象大量的资料储备完成以后,提炼出采访的话题提纲,只有精心准备的话题,才会让采访对象在采访中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和无话不说。

      在历次微电影艺术节采访中,笔者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第三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开幕之际,采访军旅作曲家杨正仁。采访前,我和同事对杨正仁的各方面情况做了大量功课,了解到杨正仁不仅是《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词曲作者,还是沧源佤族自治县荣誉市民,我和同事在开始采访时只字不提微电影,而是围绕51年前就传唱大江南北的《阿佤人民唱新歌》展开。果然,已经75高龄的杨正仁说起《阿佤人民唱新歌》的创作过程仍是记忆犹新,不但兴致勃勃、一字不差地给我们唱了《阿佤人民唱新歌》,还绘声绘色地还原了那段令人难忘的岁月和历程。他还主动告诉记者,此行是专程来参加第三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他说,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举办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必将对临沧走向世界起到非常大的推介作用,这对弘扬临沧佤文化是个难得的机遇,由此可见,临沧市在打造民族文化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他还透露了自己和临沧的渊源:“我先后到过临沧的很多地方,沧源、云县、双江、耿马都到过,虽然各个县、各个民族各有千秋,但我对佤族人民有深厚的感情,我对佤族文化情有独钟,所以最喜欢佤族人口最多的沧源县,来到临沧,来到沧源,我就像回到老家一样!”于是一篇以《来到临沧我就像回到老家》为题的采访稿就顺利完成了。

      由此可见,采访前的准备越充分,采访中记者才会越主动。

      

    采访沟通过程要用情

      所谓用情,就是在采访中要带着真诚和真情,不能只单纯地只把采访对象当成一个工作对象,采访中不顾对方的感受,为完成采访任务而采访,而是要换位思考,与对方多沟通交流,让对方从情感上接受采访。当采访对象真情流露时,采访的内容往往也才是最真实且最能打动读者的,正如战国哲学家庄子所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第三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著名影视演员杨童舒凭借着在《姐弟》中的出色表演,斩获第三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最佳女主角大奖,她无疑是媒体争相报道的采访对象。但由于她到来时间较晚,并且接受的采访多,我去采访她时她已是疲惫不堪。虽然我也很想快些采访,抓紧时间去写稿,但看到她的状态不是很好,就建议她先休息调整一会儿再采访,她看到记者这样设身处地为她着想觉得非常感动,在接受采访时除了提纲的问题外,还很动情地讲了很多对临沧和临沧人民的感受,采访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期。

      

    深挖采访线索要用心

      “细节决定成败”,用心就是在现场和采访中要做个有心人,留意和挖掘新闻线索,只要做新闻采访的有心人,好新闻和惊喜无处不在。特别是亚洲微电影艺术节的人物采访报道工作就像百宝箱,在采访中用心打开,时常会有意外的收获。

      在第三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开幕式上,笔者已经按事先的工作计划结束了当天的采访,但出于职业本能,还是习惯性地在离开时环视了出席开幕式的人群,意外发现有一位酷似毛泽东主席的演员格外引人注目,他一出现,大家就争相与他合影,于是笔者赶紧跑到他跟前,随即开始了采访。沟通了解后知道,这位神秘的来宾是香港信用担保联合会会长、中国天成大学副校长汪润田。身为香港人,却做起了伟人毛泽东的特型演员,这里面故事肯定不少,通过一番采访,写成了《在亚微节邂逅“毛主席”》的稿件,这篇稿件成为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人物采访报道中的一篇小清新作品,受到读者的好评。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采访过程中,永远不知道里面有多少“珍宝”和惊喜等着我们。实践证明,在亚洲微电影艺术节新闻人物采写中,“三用”齐下,总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