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江:党建融合赋能 厚植生态底色
刊发时间:2025-02-06
A3版
作者:苏义巫
本报讯 (通讯员 苏义巫) 近年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党建+林长制”为抓手,全力推动基层党建与绿美建设深度融合,让“红色力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走出一条党建与绿色发展互融互促的新路子。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深度融入林长制工作架构。设立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级党组织在林长制中的领导责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构建起“县级林长+乡(镇)级林长+村(社区)级林长+网格长+生态护林员”五级联动的责任体系,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每一片山林都有党员干部守护、每一项林长制任务都能落实到位。全县157名县、乡、村三级林长中,党员占比超过98%。
在日常巡林中,党员林长率先垂范,与非党林长定期深入林区开展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乱砍滥伐、非法捕猎、森林火灾隐患等问题。在森林病虫害防治关键时期,由技术骨干组成专家组,深入林间地头开展病虫害监测与防治指导,手把手传授防治技术,全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率始终保持100%。面对森林火灾风险,党员干部带头,组建扑火应急队伍13支1260人;开展消防安全、防火实战演练等培训62次2557人次,生态护林员巡林97416人次,森林防火工作实现“零火灾、零伤亡”,森林资源保护效能不断提升。
积极探索党建与林下经济、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融合发展之路。以“党支部+企业+农户”的模式,在国有东来林场、勐峨林场建立党员示范种植基地,成功试种滇黄精、金银花、大黄藤等中药材80亩,辐射带动全县完成林下中药材种植34232亩,实现产值3595万元,300余户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在生态旅游发展方面,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古茶山国家森林公园、荣康达乌龙茶庄园等森林景点的规划与建设,通过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周边农家乐、民宿等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
通过党建引领,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林长制工作,形成了党群齐心、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良好局面。各级党组织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村民大会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林业法律法规、森林资源保护知识和林长制工作成效,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同时,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志愿服务机制,鼓励群众参与义务植树、森林抚育等活动,自创建绿美双江以来,全县干部群众参与绿美建设61.74万人次,义务植树493.2万株,共建城乡绿化美化点624个、美丽村庄5个、绿美公路260公里。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