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五讲好五做到”成为群众心中的“自己人”

    刊发时间:2025-02-10

    A3版

    作者:李川 严红权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要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切入点,通过“五讲好五做到”拉近干群关系、搭建“连心桥”,成为群众心中的“自己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讲好“家常话”,做到将心比心。在日常入户走访工作中,要以拉家常为切入点,与群众亲切交谈、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详细了解其子女就学、家庭支出、邻里关系、庄稼收成等情况,再循序渐进地把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穿插其中,在轻松融洽的交谈氛围中做好“上情下达”,让宣传引导教育取得实效,用“接地气”的方式说“家常话”、讲“邻里事”、谈“平实理”,在沟通中不断拉近干群距离。

      讲好“真心话”,做到实事求是。在每一次矛盾化解中,基层干部要提前做好功课,积极与村“两委”沟通对接,详细了解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耐心倾听群众的“牢骚声”和“心里话”,从家长里短中收集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了解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和基本诉求,精准掌握群众的所思所盼。站在群众的角度,以“真心话”“贴心话”安抚群众、化解矛盾,真正把群众当作亲人,以真心换真心,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讲好“本土话”,做到入乡随俗。党员干部要放下架子,把自己当作有知识、有思想、有技能、有方法的“四有”农民, 积极融入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中,学习本土语言,与群众共话家常,在政策宣传中把专业化的术语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让群众在听得懂的同时感受到真心和诚意,愿意分享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获取到详实可靠的民情民意作为开展后续工作的第一手资料,让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成效。

      讲好“专业话”,做到对症下药。面对基层错综复杂的各种问题症结,党员干部要带头攻坚克难、对症下药,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组建支书宣讲队、普法宣讲队,聚焦防诈宣传、禁毒知识、交通安全等涉及群众安全生产的方方面面进行广泛宣传。同时,掌握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最新政策,以专业的建议和指导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进而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高效落实。

      讲好“鼓励话”,做到出谋划策。面对低保户、残障人士、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对自身困窘生活缺乏信心时,要用温暖鼓劲的话为他们打气加油,引导他们积极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同时,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情况和需求,帮助出谋划策、指点帮扶,引导他们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