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代表委员心声

    刊发时间:2025-02-12

    A4版

    作者:阮海燕 张红林

    施丽委员

    全力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

      施丽是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勐撒镇中心校校长,作为一名政协委员,长期在教育战线上工作的她,履职关注得最多的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是建设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是党中央关心、社会关注、人民群众关切的重大课题。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和心理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个体心智尚不成熟,易受内在情绪和外界环境的影响。”施丽说,近年来,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极端事件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家庭教育的缺失,部分家长在处理与孩子的矛盾时,方法简单粗暴,有时言语过于激烈,往往会有适得其反的结果。

      就如何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施丽建议,加强家长学校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整合各方资源,做到多方合力、齐抓共管;强化部门联动,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完善预警、监测、咨询、干预机制;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和培养孩子的耐挫能力、抗压能力,有效化解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施丽表示,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需全社会携手,凝聚社会、学校、家庭合力,整合卫健、妇联、团委等各方资源,让青少年在阳光雨露下健康成长,迎接美好未来。


    李福珊委员

    以高质量金融服务支持乡村全面振兴

      “要通过金融系统、政府和乡村基层的携手合作,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市政协委员、中国建设银行临沧市分行办公室副主任李福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是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市金融机构围绕农村金融发展和乡村振兴,优化信贷资金供给结构,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福珊建议,临沧是农业大市,要以聚焦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创新金融产品。要做强做大“村集体信用贷”“农户生产经营快贷”等特色产品,精准支持农村产业发展。二是优化金融服务。要利用金融科技提升服务效率,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更便捷的融资支持。三是推动融合发展。要推进政府、银行、村集体三级合作,政府应面向全市金融机构建立“贷款+部分贴息+风险补偿金”模式,为金融机构提供风险保障,推动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村级党组织要通过“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资源,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韦银红委员

    做强做优“临沧坚果”品牌

      近年来,临沧大力发展坚果产业,着力把坚果产业打造成为富农兴农产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经过努力,目前,临沧坚果种植面积达262.77万亩,达到全球40%以上,位列全国之首。

      “我市把发展临沧坚果产业作为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2018年,临沧坚果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做强做优‘临沧坚果’品牌,对助推中国式现代化临沧实践意义重大、优势显著。”市政协委员、临沧市坚果协会监事长韦银红说,临沧坚果发展成效显著,但“临沧坚果”品牌打造中还存在站位不高、定位不准、合力不足、措施不力等问题,导致临沧坚果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财政贡献率偏低,资源换产业的优势得不到真正发挥。

      如何把“临沧坚果”品牌做强做优?韦银红建议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统一品牌定位。把“临沧坚果”作为临沧坚果产业的公共品牌对外宣传、推广,集中科技、文创等专家对其品质、口感、文化进行打造,不做澳洲坚果的追随者、不做夏威夷果的吹捧者。二是统一宣传口径。政府、联盟、协会、企业和果农要统一“临沧坚果”品牌的宣传口径,发挥主流媒体导向作用,整合自媒体、新媒体资源,形成持续有效的宣传矩阵,不断扩大“临沧坚果”品牌影响力。三是统一地理标志认证。要积极向国家商标局申请“临沧坚果”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统筹资金、政策、技术、人才等要素,确保用最短时间、最快速度通过认证。


    李跃敏委员

    用“陪伴的力量”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家庭教育特别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越来越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市政协委员李跃敏把目光聚焦到如何关爱留守儿童方面。

      李跃敏说,“一老一小”是社会关注度非常高的一个群体,临沧有留守儿童1万多名,留守儿童因为远离父母,面临着亲情关爱缺失、家庭教育缺位、心理健康问题等问题,而且他们的安全也很难得到保障,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如何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就是要让妈妈真正留下来,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为此,李跃敏建议,一是让妈妈“留在家”。加大对妇女创业扶持力度,大力发展适合妇女从事的种养殖、手工刺绣、乡村旅游等产业,让妈妈们能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留在孩子身边。二是给妈妈“撑好伞”。劳动保障等相关部门要通过完善的制度和严格的监管,让妈妈们在创业就业过程中“收入有保障”“权益有保障”。三是为妈妈“赋能量”。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女性开展家政、产业、护理、育儿、理财、创业等技能培训,为妈妈们送上“致富经”,普及科学育儿理念,真正让妈妈们致富有方、育儿有道。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李跃敏也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争做“爱心妈妈”,用“陪伴的力量”守护孩子健康成长,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融媒体记者   阮海燕   张红林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