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绿前行绘新景
刊发时间:2025-02-19
A1版
作者:王正强 陈德荣
近年来,临沧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标准高质量推动林草工作,全市生态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绿色发展的生态基础更加稳固,更好实现生态美与百姓富——
逐绿前行绘新景
一片片绿色持续蔓延,一棵棵古茶树焕发新机,一群群野生动物徜徉林间……
走进临沧,只见山川披绿、林湖生金,这厚实的生态“家底”,成为群众幸福生活的增长点,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变得更加充实。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要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驰而不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2015年、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为云南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过去一年,临沧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全面推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新年伊始,澜沧江沿线的云南松、华山松、云南梧桐、云南紫薇(火把花)、红椿、木荷(红木树)、大叶桉傲然挺立。走进凤庆县鲁史镇沿江的村庄,宽阔的江面碧波荡漾,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景色如画,让人心旷神怡。
保护好生态就是守护好临沧发展的底色。近年来,临沧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抓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持续做实林长制,全面抓实资源管护,科学推进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林草产业。2024年,临沧市发布市级总林长令2道,建立健全林长制常态化调度和“三单一函”等机制,高效服务四级林长开展巡林(护)5.5万次,解决实际问题2118个。提升“林长+”的效能,依托林长制智慧管理、生态护林员联动管理、林草湿监测等平台,联结1847名林长、8401名生态护林员等力量,探索建立“林长+党建+生态护林员”管理机制,覆盖全域、科学合理、管理规范的源头管控体系更加完善,争取到位上级林草专项资金8.9亿元;森林火灾受害率、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草原有害生物成灾率远低于国家控制指标。
为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制定并落实《临沧市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实施方案》,开展林草管理基础清查等9个专项行动,系统推进林草湿荒普查、森林督查等工作。推动天然林与公益林并轨管理,落实天然林停伐有关规定,完成天然林、公益林森林修复(抚育)5.5万亩。
投资4.89亿元完成建设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工程、以水灭火能力建设、森林火灾高风险区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等森林草原防火项目,完成欠发达国有林场巩固提升项目4个、国有林场管护用房建设项目14个,完成管护站点建设项目20个、在建18个。深入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查隐患补短板防火灾攻坚行动,有效处置卫星热点37个。系统提升林草有害生物防治检疫能力,草原有害生物普查成果通过省级验收,有效防治林草有害生物60.9万亩、防治率100%,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0.02‰、草原有害生物成灾率为0。完成边境一线白蛾蜡蝉防治34.98万亩、薇甘菊除治1.622万亩,未发生松材线虫病疫情,林草植物及其产品检疫做到应检尽检。
同时,临沧以保护生态为首要,突出以沿江(河)、沿城镇、沿公路、沿边境一线和城市面山及局部生态脆弱地区为重点,开展小黑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行动,启动10个示范地块和70亩苗圃基地建设。全市完成营造林10.05万亩、城乡义务植树603.94万株。通过整治,在江水常清、山川常绿中,人民在富足之路上愈行愈远。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过去一年,全市林业系统紧紧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加快步伐,做优做大原料基地,开展临沧坚果提质增效示范推广100万亩,完成核桃基地提质增效109万亩,林板一体化原料基地建设3.33万亩,竹产业基地改造培育2.18万亩。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创新支持临沧坚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金融18条”,撬动贷款支持5亿元,有效推进政策、项目、资金集约利用。
绿水长流,青山不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让人民享有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续的绿色福祉,放眼临沧大地,如今到处绿意盎然。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