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解锁和美家园的“幸福密码”

    刊发时间:2025-02-25

    A3版

    作者:李丽君 段字香 邓建雄

    镇康县探索实施“1234”基层治理工作法——

    解锁和美家园的“幸福密码”

      宽阔整洁的村道、民族团结氛围满满的文化墙、独具民族特色的小洋楼错落有致,庭院里村民的笑声爽朗……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在镇康县军赛乡岔路村红岩自然村徐徐展开。

      2024年,镇康县军赛乡被列为云南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试点,这项殊荣的取得是镇康县基层社会治理取得实效的具体体现。

      一直以来,镇康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深化“千万工程”经验,积极推进乡村治理从“政府单向管理”向“社会多元主体协商共治”转变。以军赛乡为试点,创新探索“1234”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现代乡村治理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以党组织为引领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加速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坚持“一个引领”构建新格局

      清晨,微风习习,在军赛乡岔路村红岩自然村村协商文化长廊里,红岩自然村的小组长姚文明正在对此前调解过的纠纷进行回访。

      “我们调解之后,会定期对调解双方进行回访,确保将矛盾彻底化解。”回访间隙,姚文明介绍。

      红岩自然村地处镇康、耿马、永德三县交界,村内居住着“三县三乡六村”各族群众123户618人,有德昂、佤、拉祜、傣、汉等5种民族(其中,镇康户籍83户,耿马户籍38户,永德户籍2户),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村寨。

      面对毗邻插花混居人口多、流动人口杂等基层治理难题,军赛乡本着“有事好商量,村民事村民定”的原则,全面推行“党建+基层社会”模式,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治理各领域、各环节,围绕党的建设、乡村振兴、民生领域等内容开展教育培训活动,狠抓“头雁”工程,引导党员干部系统学习理论知识,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2024年以来,军赛乡组织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参加“法律明白人”、高素质农民培训17场次600余人次,持续为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完善由县委书记任总召集人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每年牵头组织召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1次、抓党建促宗教治理工作会议10余次,各乡(镇)强化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纵深下沉,推动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不断延伸,形成了“一切工作到支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良好治理格局。

    开好“两场会议”架起连心桥

      “寨子人参加党员大会和群众大会积极性高,大家在一起商量发展产业、搞好卫生,共同建设我们的村寨。”刚参加完村里群众会的岔路村大坝自然村村民夏永蓉第一时间就投入到村里组织的卫生大扫除中。

      “基层要想治理好,当然要以‘群众力量’为法宝。”岔路村一片区“自然村长”蒋青表示。

      2024年以来,镇康县融合“下沉乡级包保干部、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自然村长’、民警、司法人员”六支力量深入群众开好党员大会和群众大会“两场会议”。2024年镇康县选派167名“自然村长”下沉村组,选派15名“法治副村长”下沉到边境村(社区),完成忙丙村、勐堆村“村改居”转型,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得到全面加强。全面完成网格化管理编码975个,编码下划分的微网格4624个,数字赋能基层治理大幅提升。清理规范村(社区)级牌子1014块,精简考核指标546项,精减率82.73%,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成效显著。

    健全“三项机制”解决烦心事

      近日,家住大山组的张大哥在外出劳作途中发现道路沟渠堵塞造成积水外溢,存在安全隐患。他拍照并将照片上传至网格群。收到信息后,网格员第一时间回应,将问题上报给小组,并及时组织农户清淤疏堵。

      如此高效迅速的处置,是镇康县坚持“即接即办、跨县协办、上下联办”三项机制的生动实践。镇康县围绕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这一主线持续精准发力,以“全科网格”管理为手段,压紧压实乡(镇)、村(社区)综治中心和网格员矛盾纠纷化解责任,切实推动“网格沉下去、问题浮上来、管控全覆盖、问题动态清零”,真正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实现群众问题的一键受理与多方联动处理。

    融合“四支队伍”共筑安全网

      “天天有巡逻车巡逻很安心。”看着村道驶过的巡逻车,春节期间回家过年的军赛乡岔路村大坝自然村村民刘艳沙感到满满的安全感。

      “除了规定的巡逻路线外,在节假日期间我们还要深入村组道路巡逻、检查。”军赛乡派出所所长杨超说,以前村里会有偷盗案件发生,开展义务巡逻以来几乎销声匿迹。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善治的有效途径。2024年以来,镇康县通过建设专业“调解员”、规范“网格员”、多元“明白人”、特色“志愿者”四支队伍,已实现四支队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2024年以来,镇康县三级综治中心共排查出矛盾纠纷1897件,化解成功1857件,化解成功率97.89%,涉及4193人。开展信访法治化“路线图”办理信访件66件,办结52件,办结率78.79%。排查精神障碍患者946人,同比减少7.25%;“两类”人员1801人,同比增加29.6%;缅籍人员6604人,同比减少10.63%;排查返乡务工人员3950人,长期失业人员142人、社会闲散人员237人、“三失一偏”人员71人。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