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蔗渣逆袭的奇妙之旅

    刊发时间:2025-02-25

    A1版

    作者:李荣 彭联钢 李秀成

    耿马让制糖“垃圾”变身环保材料卖到欧美——

    蔗渣逆袭的奇妙之旅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是云南省第一产糖大县,甘蔗种植面积40万亩,每年产糖量高达28万吨左右。然而,榨糖过程中产生的40多万吨蔗渣,过去多数只能通过焚烧或堆肥处理,既无法体现经济效益,又造成了环境污染。

      蔗渣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是优质的工业原料,这为蔗渣的再利用提供了可能。2019年,借着沪滇协作的东风,绿赛可新材料(云南)有限公司入驻耿马产业园区,利用制糖废弃物“甘蔗渣”中的纤维素,引进先进工艺,经过制浆、共混改性、模压成型等工序,生产可降解餐饮具和其他可降解包装材料,用以替代一次性发泡餐盒和塑料包装材料等,产品销往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美国家。

      这一创新产业消化了本地糖企榨糖产生的大量蔗渣,通过延伸产业链,形成了生产、制造、蔗渣再利用的闭环,实现了制糖废弃物“蔗渣”的高值化利用。“甘蔗渣”加工成模塑产品后,每吨产值提高到约2万元,最高可达10万元。这一转变直接带动了当地近600人就业,并为更多蔗糖全产业链要素企业的集聚起到了示范效应。

      “蔗渣生产可降解餐饮具项目是耿马‘5+N’蔗糖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中‘蔗渣链’的重要环节,是制糖废弃物高值化利用的成功案例,在蔗糖全产业链建设中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对当地经济快速融入国际经济大环境形成较好的推动。”耿马县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局长俸昱说。

      该项目落地耿马产业园区以来,已有4套蔗渣改性制浆系统,50台自动成型定型机和在线切边机及相关检测设备,形成了每年近7500吨的产能,2024年产值达4453万元。项目后期将建成10条先进生产线,年产3万吨可降解模塑产品,可实现年产值6亿元。

      “我们目前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9月,公司今年的总产值有望达到1亿元,目前整体销售趋势非常喜人。下一步,我们要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生产效率,加大加快蔗渣使用量,生产出更多符合市场要求的代塑产品。”绿赛可新材料(云南)有限公司负责人熊小琴介绍。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