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托起群众稳稳的安全感

    ——临沧筑牢钢铁长城打造幸福稳村

    刊发时间:2023-11-08

    A1版

    作者:李贵典

      3个边境县,10个抵边乡(镇),44个抵边村(社区),290.791公里的边境线。这些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临沧这座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城市守护边疆的神圣使命。

      班洪抗英、傣族土司守土卫边、班龙相福寨抗日……这片热土上记录着各族人民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抗击外敌入侵浩气长存的壮阔历史以及那份为国守边的荣光。

      “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这是2021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回信时的殷殷嘱托,这份嘱托更加坚定了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人们继承先辈荣光,肩扛为国守边责任的信心。

      这些年来,临沧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充分用好党建法宝,持续深化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强边固防机制,发挥党员干部“领头羊”作用,深抓产业发展,带领群众走向致富路,打造幸福稳村。

      距边境线仅50米,被称为“百里边关第一哨”的镇康县南伞镇红岩村刺树丫口自然村,对生活在其中的村民而言,除了村内日常的治安管理,管边控边也是维护稳定的重要环节。

      刺树丫口自然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聚焦“党建+机制保障”,持续深化“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强边固防机制,充分发挥边境联合党组织的“聚核作用”,落实“五级书记抓边防”,压实“五级段长制”责任,构建起“一个支部、一个制度、一张图”的“三个一”管理制度,切实做到“连通顺畅,出警及时、处置得当,高效联动”,有效筑牢边境安全屏障。

      产业发展是群众增收的支柱,也是助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强有力抓手。

      “30多亩魔芋,11月到12月采收,除去商品芋,子芋作为来年的种子,今年纯收入15万元没问题!”不时在自家魔芋地查看的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尖山村三杈木自然村村民鲁绍举满脸喜悦地说。

      尖山村属耿马县7个边境村(社区)之一,与缅甸老街市接壤。曾经的尖山村因喀斯特地貌导致农业产业发展困难,但在深入分析论证和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当地疏松肥沃、pH值呈中性的土壤十分适合魔芋的生长,尖山村开始发展魔芋产业,但群众对发展魔芋产业还存在信心不足、缺乏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技术等问题。

      这时,尖山村“两委”站了出来,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基地”的“4+”产业发展模式,将党支部建立在合作组织上,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发挥“领头羊”作用,带着群众干、领着群众干、教着群众干,同时党总支组织专业力量结合群众传统魔芋种植经验,在农业科技人员进行长期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引进优良品种,扩大种植规模,培育了魔芋产业基地,将魔芋产业真正做成支柱产业。

      无独有偶,同样是边境村的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刀董村,也是通过成立产业合作社,以“党员带头,做给群众看”的方式,让这个产业单一,主要收入来自于外出务工的村子转变为发展林下生态鸡养殖的富足村。去年,刀董村土鸡出栏7.5万羽,产值525万元,销售鸡蛋144万枚,产值101万元,鸡苗出栏0.5万羽,产值11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1.3万元。2022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16万元。

      如今,临沧正用党建这支“画笔”,将边民富、边疆稳、边防固的美丽画卷描绘在边境线上。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