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近水楼台,这里是马台

    刊发时间:2024-01-16

    A1版

    作者:王文军 阮海燕 杨再国 李延源 杨中美

      马台乡,位于临翔区东部澜沧江畔,是依江而建的临沧东大门。

      站在唐家村村口水泥公路龙竹篷下远望,一边是碧绿的澜沧江水,一边是漫山遍野茂密的竹林,仿佛置身于绿色竹海画卷中;身后,幢幢错落有致、宽敞崭新的民居房,映衬着蔚蓝色天空下的青山绿水。

      沿江的村寨缘何都建在竹林之中?只是为了发展产业让群众致富?带着疑问,记者决定进村探寻答案。

      见到钟礼刚时,他正在自家竹林和香蕉地“巡查”,竹林下方就是清澈的澜沧江。“我们种的是甜龙竹,现在是冬天,更多还是养护;香蕉一年四季都出产,我在家里种,姑娘在城里卖。”今年五十出头的钟礼刚是唐家村忙来组村民,他告诉记者,唐家村是马台乡距离澜沧江最近的村寨,种竹子可以增加收入还能保护水源,一举两得。

      依江而居,如何靠江生活?这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临翔区和马台乡都在不断探索尝试,1998年开始尝试种植甜龙竹,不断摸索、壮大,现在种植规模已达1.5万亩,并下大力气铺开发展。

      为何把产业重点布置在竹产业?

      “马台乡就在澜沧江畔,我们靠江吃江,更要守江护江。而种植甜龙竹是最好的选择。”马台乡党委副书记陈永洁一语道破,种植甜龙竹,除了自然条件适合,更重要的是竹根的固土和保水作用非常好,所以决定把竹产业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带动群众增收的主打产业,采取组织化管理、标准化种植、公司化运作的模式,推动竹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

      去年以来,马台乡抓住“澜沧江党建经济带”建设机遇,通过“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人才+基地+农户”的模式,进一步扩大甜笋种植规模,推动产业原料端、加工端、销售端链上资源整合。目前,全乡组建竹笋专业合作社2个,涉及的500多户种植户户均每年可增收2万元以上。

      离开钟礼刚家的竹林,我们走进马台乡史馆。在乡史馆记者了解到,历史上,马台是临沧离澜沧江最近的地方,是茶马古道上的交通枢纽。早在200多年前,为方便景谷至缅宁(今临沧)的茶马古道通行,在澜沧江设渡口,行人、马帮由东岸西渡后即爬陡坡,到此平台人困马乏,常在此露宿,后有人开设马店,成为商品交换之集市,“马台”由此而来,马台渡口也成为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符号。

      随着岁月变迁,昔日繁忙的古渡口如今已归于平静,但生活在古渡口上的马台人民始终保持着爱江护江的情怀,一直用自己的方式保护澜沧江——

      乡党委选取18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乡、村两级河(湖)长,全年都在开展常态化巡江;“我为澜沧江沿线清水增色添彩”主题党日,“拧成一股绳”,形成“党员带动、群众参与”共护澜沧江的强大合力;各沿江村寨村民每逢“周五洁净日”都会自发组织巡江、净江活动;实施澜沧江畔“绿色工程”,做到沿江两岸应绿尽绿,马台的绿色越来越浓……

      绿美马台,引得“凤凰”来。

      昆明商人李映红走了一圈后,把茶厂建到了马台乡。“这里茶资源丰富,加上当地群众把澜沧江沿岸的生态环境也保护得很好,做出的茶都是上品,到这来建厂,可谓近水楼台。”李映红说,早起看云海,中午穿行在茶林中,晚上感受澜沧江的奔流不息、波涛澎湃,“来到这样宜居宜业的地方,我真的就不想走了。”

      “只有把澜沧江保护好了,发展才能走得更可持续、更长远。”马台村党总支书记赵跃芳插话道。                 “是啊,这里的人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好澜沧江,大家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靠江吃江’更要‘护江’,保护澜沧江已经是融进人们血脉里的绿色传承。”李映红对此竖起大拇指,“五彩澜沧江”保护发展是临沧市“算大账、算长远账”的定力和远见。

      夕阳西下,站在山顶,只见脚下奔流的澜沧江河面碧水碎金,山间青云袅袅。一幅绿色发展、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在青山掩映、碧水环绕中徐徐展开。

      近水楼台,生机在马台盎然生长。


    记者手记

      采访中,赵跃芳的一句话让记者印象深刻。她说:“澜沧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好澜沧江、建设好江边家园是每一个沧江儿女的共同责任。”

      建设好澜沧江边的家园,需要付诸行动。马台乡依托竹产业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对澜沧江沿岸保护发展是一个全新的启示。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明传承是发展过程中必须统筹兼顾的因素,一个都不能少。“五彩澜沧江”保护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探索生态经济治理模式,解决好治理和发展的问题,通过治理让发展的优势更优、特色更明、亮点更多,通过发展让治理的基础更强、水平更高、措施更实;还需要生活在沿江两岸的人们勇敢扛起共护澜沧江的职责使命,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因地制宜促进共同富裕,让澜沧江永葆生机活力,更好地造福人民。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