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爱的“新生”

    ——临沧市遗体和人体器官(组织)捐献者纪念园开园

    刊发时间:2024-04-17

    A1版

    作者:吴成光

      生命的长度有限,而宽度无限。如何赋予生命更深远的意义?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以赠送生命礼物的方式,去挽救他人生命。这些看似平凡却非凡的人,用独特的方式为自己的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在生命的终点,他们慷慨捐出自己的器官,拯救素不相识的患者。他们通过实际行动,拓宽了生命的意义。

      他们就是人体器官捐献者,用无私的奉献,连接逝去与新生,传递爱与希望,让生命延续。


    念想:她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妹妹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我知道,在另一个地方,她以另一种方式活着。”2023年,临翔区居民李文梅回家途中遭遇车祸,尽管医护人员尽全力抢救,但还是被诊断为“脑死亡”,只能依靠生命支持系统维持呼吸、心跳。

      看着李文梅在病床上一点一点耗尽生命,经过一番艰难的思想斗争后,李文梅家属最终决定在人体器官捐献书上签字,通过捐献器官帮助更多的人重获新生,让她的生命以另外一种方式得到延续。

      “妹妹的离去,我们倍感悲痛,但我们知道,她的生命并没有结束,她的器官在别人的身体里继续跳动着,她的爱在这个世界继续传递着。”李文梅家属说。

      致敬:这是她留给人间最后的礼物

      “如果有一天我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我想把自己的遗体捐献给需要的人和医学院。”这是穆桂芳生前与家人的约定。

      穆桂芳是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居民,从小双脚残疾,每年都要到云南省红十字会康复中心免费更换假肢。在更换假肢过程中,穆桂芳主动申请成为一名红十字会志愿者,了解到人体器官捐献的意义后,她有了捐献遗体的想法。

      2020年,穆桂芳到耿马县红十字会进行遗体捐献登记。2023年,穆桂芳去世后,其家属按照她生前意愿,将穆桂芳遗体无偿捐献给昆明医科大学。

      “失去亲人的痛苦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我们也深知母亲的决定是伟大崇高的,我们尊重她生前的意愿,无偿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穆桂芳家属说。


    祭奠:深切缅怀纪念人体器官捐献者

      4月17日,2024年云南省人体器官(遗体)捐献缅怀纪念活动暨临沧市遗体和人体器官(组织)捐献者纪念园开园仪式在临翔区花果山公墓举行。

      纪念碑静静矗立,曾志伦、杨国伟、钟汝金、罗顺超……一个个名字无声地记录着那些将遗体器官无偿捐献给医学事业的生命,每个名字的背后,都代表着另一个生命的延续。

      举办纪念活动、建立纪念碑、为捐献者家庭争取适当减免医药费用、申请人道关怀资金、建立走访慰问机制……每年,临沧都以各种方式来表达对器官捐献者及其家属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器官捐献,承载的不仅是奉献,更是生命的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在前人的感召下,加入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队伍,共同完成生命的接力。目前,我市已完成人体器官捐献64例、遗体捐献2例,器官捐献意愿登记人数达5208人。

      人体器官捐献是一场生命的接力,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和力量。

      当一个人的器官捐献出去,便会化作另一种形式的力量,重新赋予另一个生命新的意义和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死亡并没有结束一切,而是成为生命力量的延续和传递。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刻,生命得以突破生与死的藩篱,将大爱和善举的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人。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诗人臧克家的这句诗是人体器官捐献者真实的写照。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