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继承中的遗产继承与转继承纠纷该如何处理?
刊发时间:2024-08-29
A3版
作者:罗金会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自然人死亡后,继承人有权继承其遗产。当遗产与夫妻或家庭共有财产结合在一起,遗产该如何分割?若遗产的继承人死亡,遗产又该如何继承?我们通过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来了解一下。
案情回顾
黄某勇与黄某才等5人均为同胞兄弟姐妹关系,6人的父亲黄某富于2011年去世,母亲许某某于2020年去世。黄某勇和妻子李某会育有两个女儿,均已出嫁。2016年,黄某勇因病去世,其生前在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持有定期2年存款,到期后加利息合计92338.20元。黄某勇离世后,其兄长黄某才认为黄某勇两个女儿已经外嫁,自己作为黄某勇的长兄,应继承该笔存款。黄某勇的妻子李某会及两个女儿则认为,他们作为黄某勇的直系亲属,应由她们继承黄某勇的存款。因双方对分割存款持有异议,故该笔存款至今未取出。李某会及两女儿以黄某才等5人为被告,诉至耿马县法院请求对存款进行分割。
裁判结果
法院经审理认为,黄某勇去世后,其生前银行存款和到期利息属于黄某勇和原告李某会的夫妻共同财产,应先将属于李某会的份额分离出来再对剩余部分进行分割,故判决涉案银行存款本息李某会享有二分之一的份额即46169.00元。剩余二分之一为黄某勇的遗产,由其第一顺位继承人母亲许某某、配偶李某会及两个女儿继承,每人继承11542.30元。
因黄某勇的母亲许某某在上述遗产银行存款未分割前去世,故其应继承的份额由其法定继承人即5名被告转继承,每人继承的份额为2308.46元,后除黄某才外其他4被告均表示自愿将自己的份额赠予3名原告,系对自己权利的处分,不违反法律规定,合法有效,依法予以确认。故判决3名原告继承黄某勇生前银行存款本息46169.20元中的43860.74元,被告黄某才继承黄某勇生前银行存款本息中的2308.46元。宣判后,双方未提起上诉,均服判决,遗产已分割完毕。
法官说法
法定继承,是根据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人的范围、继承人继承的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及遗产分配原则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种继承方式。法定继承纠纷案件中,需确定被继承人的遗产范围。遗产多混同于夫妻共同财产或家庭共有财产中,首先需进行析产。
本案中黄某勇死亡前并未留下遗嘱或相关遗赠协议,继承开始后,应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其遗产应由其第一顺位继承人继承,有第一顺位继承人,则不分配给第二顺位继承人。无第一顺位继承人继承遗产时,由第二顺位继承人继承。(第一顺位继承人指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位继承人指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转继承,是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死亡,其所应继承的遗产份额转由其继承人承受的法律制度,故转继承又称二次继承或者再继承。死亡的继承人又被称为被转继承人,实际接受遗产的死亡继承人的继承人称为转继承人。
本案中黄某勇的母亲许某某作为黄某勇的继承人,在遗产分割前死亡,因为转继承可以适用于法定继承的情形,其从黄某勇处继承来的遗产份额转由许某某的法定继承人(其他5个子女)来继承。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继承的接受和放弃】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的除外。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条: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外,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遗产在家庭共有财产之中的,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分出他人的财产。
本报通讯员 罗金会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