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加强对驻村工作人员管理的举措浅析

    刊发时间:2025-03-10

    A3版

    作者:李树伟

      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如何高效管理驻村工作人员,探索一套既能保障其基本需求,又能激发其内在动力的管理机制,不仅是提升驻村工作效率的关键,更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举措之一。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驻村工作人员管理现状

      (一)资源分配不均。驻村工作队的帮扶能力因帮扶单位层级、职权及筹资能力的差异而大相径庭。省级或“强势”部门凭借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能够轻松获取丰厚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帮扶效果立竿见影;反观县级或“弱势”部门,因资源匮乏,帮扶力度疲软,成效难显。

      (二)驻村队员工作能力参差不齐。驻村工作队员的工作能力存在差异,部分队员在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上存在短板。必须采取行动,通过强化培训、优化组合、引入专家指导等方式,迅速提升驻村队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驻村人员工作懈怠。资金短缺与能力差异的双重困境,正严重侵蚀部分驻村工作队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工作懈怠现象频发。资金短缺,就广开财源,创新筹资;能力差异,就强化培训,补齐短板,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理由懈怠,确保驻村工作高效推进。

      二、驻村工作人员管理的具体举措

      (一)强化培训与能力提升。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驻村工作人员作为前线的战士,其能力与素质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成效。

      在任前培训阶段,必须严把入口关,确保每一位驻村工作队员都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初步的实践技能。培训内容应涵盖农村党建、农村经济、群众工作方法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队员全面了解农村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驻村工作人员能够掌握党的农村政策、农村经济规律以及群众工作的基本原则。理论学习只是起点,实地考察才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通过定期交流与分享,可以相互借鉴工作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这种互助精神也能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加强对驻村工作队员的任前培训和日常培训,特别是增加农村党建、农村经济、群众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内容,是提升驻村工作队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创新筹资机制。驻村工作人员应与村民紧密合作,共同探索适合当地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每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自然资源、文化传统和市场需求,应深入挖掘这些潜力,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旅游、特色种植养殖业等产业。在实施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应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确保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短期行为。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探索与企业合作新模式、发展特色产业,是破解乡村振兴资金难题的有效途径。

      (三)优化管理机制。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驻村工作队是连接地方政府、帮扶单位与乡村基层的关键纽带。为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高效实施,必须建立健全驻村工作协调机制,打造无缝对接、高效协同的工作体系。

      强化驻村工作队是地方政府、帮扶单位之间的沟通桥梁。要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等方式,确保政策导向、项目规划、资源配置等信息畅通无阻。这种紧密的沟通协调,不仅有助于资源的高效整合和利用,还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扫清障碍。必须完善驻村队员的考核评价机制,让每一份付出都能得到应有的认可。考核应紧扣工作实绩,以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效为衡量标准,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通过将考核结果与激励措施挂钩,有效激发队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让他们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中竞相绽放。对于表现突出的驻村队员,不仅要给予物质上的奖励,更要注重精神上的鼓舞。要通过公开表彰、经验分享会等形式,激励全体队员奋勇向前。

      乡村振兴任重道远,驻村队员肩负重任。要以坚定的信念为基石,在乡村的广袤土地上扎根,把对乡村振兴的满腔热情化为实际行动。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