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融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节目后期制作与编辑探究

    刊发时间:2025-03-10

    A3版

    作者:张雅鑫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进入新的媒介时期。作为一名传媒工作人员,必须要适应这个时期的特点,不断地激发出更多的创意,给电视传媒的存在和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这样才能让电视节目在引导大众的价值观方面,始终保持着它的领导地位,同时也可以满足人民的信息获得需要,从而促进产业的向前发展。

      一、融媒体时代创新电视节目编辑与后期制作的现实意义

      科技的进步给传媒业带来空前的变革机会。目前,以微信和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不仅可以加速信息的传播,而且还可以通过数据的支撑,准确地掌握受众的需要。所以,只有理解了市场的需要,才能按照受众的偏好来制定有针对性的节目生产计划。同时,在节目的题材和内容上,影视节目的后期生产也对节目的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影视节目的后期制作则是让受众产生一种最直接的感官体验,而对受众来说,其能否从节目中理解节目的内容,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后期的制作技巧。所以,提高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水平,对于改善电视节目的品质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二、电视新闻节目后期制作和编辑

      1.文字制作与编辑。(1)主次分明。语言是为节目主持人提供信息的工具。因此,在语言的表达上,应该结合节目自身的风格、内容和时长等多个角度来考量,对文字进行恰当的设计。(2)风格协调。文字编辑的工作重点是字体的大小、颜色和字体的设计,必须对编导、受众和电视台的美学倾向进行准确地把握,并根据主题内容和新闻风格来设计。(3)符合习惯。字体的设计必须要满足受众的阅读习惯,如果字体太过复杂和杂乱,很可能让人产生误解。

      2.画面制作与编辑。新闻的发展是一个严谨的逻辑,唯有将原本的画面按照事件发展的逻辑进行重组,才能恢复新闻的本来面貌。(1)画面镜头的对接。在屏幕的生产与编辑过程中,主要运用剪切的方式,把多个画面镜头按某种逻辑次序进行拼接,使作品的主题感情和感情的韵律得到最大程度的表现。在画面中,运用动静相融的手法,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协调、平滑的感觉。(2)画面与声音、文字的同步。文字、声音、图像相互搭配,使受众能够看到其形,听到其声,更能调动受众的参与意识。(3)对屏幕的速度进行控制。一个电视新闻节目通常是由许多个镜头组接而成,在后期的制作和编辑时,要先按照画面中人物、色彩、构图、物体、景物等各个元素的移动变化来对画面的速度进行适当地控制,通过对电视镜头的剪切,创造出一种有节奏、有张力的视觉效果,使电视新闻更有生气。

      3.声音制作与编辑。图像和语音要同时进行,并辅以评论词或同期声,让受众通过视听感受到新闻的全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的作用。(1)同期声的处理。同期声是从新闻现场传来的采访声音、对话声和谈话声,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则好的新闻同期声可以起到画龙点睛,吸引听众,制造悬念的效果。新闻节目的同期声不能出现空、长和假,通常都是10秒左右,不然就会让节目的内容变得拖拉。(2)解说词的处理。评论语是对片中的场景、情节、内容等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新闻报道中,在解释时,要做到语义清晰,易于理解。(3)音响的处理。运用音响的不同,可以转换场景、切换画面,烘托环境。在新闻报道中,与其他种类的电视节目相比较,新闻电视的声音不需要夸张的音响,只需要符合新闻内容和节目内容。电视新闻的后期生产和编辑是一个多个方面的工作,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我们要充分运用新的科技手段,让节目内容更加的新颖、趣味性和生活性,这样,节目才有吸引力,才能确保节目的收视率。

      4.内容编辑与制作。在新媒介条件下,电视新闻栏目在报道新闻事件的过程中,采取何种信息内容,采取何种报道方式,构建何种议题结构,形成何种舆情,直接关系到大众对社会新闻的认知。随着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普通民众也参与新闻创作,他们利用抖音、微博、快手等平台,通过短视频将自己的日常生活、社会事件等信息传播出去。此类短小、幽默、内涵丰富的影视作品为后续的制作和剪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总之,在新媒介环境下,要想更好地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水平,弘扬社会正能量,对社会舆论进行积极引导,制作者应当主动在其内容上进行改革,优化画面和语言,加强其在节目中的角色,促进其形态的革新,让更多人注意到这一点,促进电视新闻的良性发展。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