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多样生物 共建美丽家园
刊发时间:2025-04-01
A1版
作者:张雅莹
孟定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彩鹮;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豹猫现身双江;
耿马发现濒危植物长蕊木兰;
世界濒危鸟类钳嘴鹳在临翔被发现;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豚尾猴群在双江邦骂雪山片区被拍到;
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黑冠长臂猿达3群14只;
……
临沧,成为越来越多野生动植物的“理想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生态地位重要,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近年来,临沧以制度为基,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生态保护体系。临沧,这片澜沧江畔的灵秀之地,正以一系列科学实践和扎实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指示。
近日,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联合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县林业和草原局等部门深入保护区,走村串寨,对保护区重点区域、人为活动频繁区及周边村寨开展联合巡护,宣传林业相关法律法规、生物多样保护,巡查盗猎盗采等。
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面积达5万多公顷,生活着中国境内唯一β种群分布的亚洲象。经过保护区开展的亚洲象栖息地适宜性改造修复工作,亚洲象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亚洲象数量增加到17头,新添4头新生小象。在保护区内还安装有100台触发式红外相机,设置12个亚洲象专项监测点,不仅让保护区清楚掌握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各项情况,也让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明显减少,物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绿孔雀,我国唯一的原生孔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随着镇康南捧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绿孔雀的数量从2018年拍摄到的1只增长到现在的50余只。镇康南捧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通过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加强科研监测和公众教育,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在保护区内,还有包括银耳相思鸟、红胁绣眼鸟等30种珍稀鸟类栖息繁衍。
——全面推行林长制,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林长2118名,划定责任区9342个,将每一片林地变成网格化管理的“生态责任田”。
——设立野生动物救护站,仅2023年就救治放归海南鳽、亚洲黑熊等30余只(头)野生动物,并对入侵物种实施无害化处理,全力维护生态平衡。
——持续推进国土绿化。仅2024年就完成营造林85万亩,组织开展市区党政军领导义务植树活动,完成全民义务植树128万人次、603万株。
——开展“清风行动”“网剑行动”“昆仑行动”等专项执法,严厉打击非法猎捕和贸易。同时,通过普法宣传提升公众意识,如今群众主动报告受伤动物案例明显增加,形成“全民护生态”的良好氛围。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临沧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成效。临沧森林覆盖率达57.83%,作为滇西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拥有5个自然保护区、1个保护小区,总面积305.56万亩,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66种、野生动物16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受保护率达93%。
守护自然,自然必以生机回馈。从澜沧江畔的密林到自然保护区,临沧正以生态之美向世界展示中国西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绿色样本”。未来,临沧将在不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道路上,以绿为笔,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图景,让临沧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景更美。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