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勐角乡: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民富村强

    刊发时间:2025-04-09

    A2版

    作者:李建明

      本报讯   (通讯员   李建明)   近年来,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乡因地制宜探索“集约经营、文旅带动、产业挂接、村企联建”四条路子,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用活资源资产,走“集约经营型”路子。建立由乡党委统筹抓、村党总支部“唱主角”、合作社系纽带的发展模式,将村集体的资源资产优势与合作社的经济组织优势有机结合,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依托勐角乡作为“河南中烟黄金叶高端品牌专属烟区”的优势,辖区6个植烟村将371座烤房资产资源进行整合,有效导入合作社进行经营,由村党组织全程统筹负责烤烟烘烤环节,实现分散式对外租赁向集约化自主经营的转变,避免业务外包导致的利润流失。2024年,全乡烤烟烘烤费给村集体经济带来397.56万元收入,烤烟季可解决630余名群众就近就地就业问题,实现就业收入900万元以上。

      打造美丽乡村,走“文旅带动型”路子。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历史资源和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村企农”共赢。依托“翁丁”旅游品牌效应,引进旅游龙头企业,带动翁丁新村156户农户全覆盖加入村级合作社参与景区管理,61名村民成为企业正式员工。同时,将老寨58亩原宅基地和105栋房屋收归集体后入股景区经营分红。2024年,翁丁村实现旅游收入1300万元,村民获得包含工资、分红款及经营收入等在内的旅游收400余万元,翁丁村集体经济收入210.55万元。

      发展特色产业,走“产业挂接型”路子。聚焦打造全域产业,坚持以产业发展支撑集体经济发展,以农业招商为重点引进带链企业,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通过“订单模式”推动产业发展与村集体经济的有效串联。自2021年起,通过建立“村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先后引进5家农业企业发展荷兰豆、香椿、贡菜、羊肚菌、姬松茸等特色产业,实行“订单种植、企业垫本、全程服务、保底收购、统收统售”的全链条保障,推动集体经济稳定增收。2024年,特色产业实现跨村连片发展,组织化、市场化程度显著提升,增加村集体经济130.63万元,带动9个行政村696户群众直接增收814万元,吸纳村民在“家门口”务工3600余人。

      充分发挥优势,走“村企联建型”路子。按照“群众有收入、企业有利润、集体有效益”的思路,在产业发展“全链条”上建立合作共赢“组织链”,以组织联建推动发展联动。勐甘村帕棚自然村充分发挥企业建在“村里头”的优势,积极搭建党支部引领、龙头企业主导的利益链接机制,通过成立村企联建联合党支部破解茶叶产业发展中的管理、加工、销售难题,实现自然村内茶叶产业链条全贯通。帕棚茶叶每年带动茶农户均增收6300元以上,增加村集体经济约30万元。同时,制定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4321”模式,让集体在经济反哺群众、扩大生产、村庄治理、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实效,帕棚自然村于2023年被评为省级宜居宜业和美示范村。

      2024年,勐角9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达到30万元以上,培育了4个“百万村”(其中,“200万元以上村”2个),1个“50万元以上村”。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