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坚果”变致富“金果”
——我市以科技赋能谱写临沧坚果全链条融合发展新篇章
刊发时间:2025-04-09
A1版
作者:周正华 李艳美
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紧扣“3815”战略发展目标,做好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推进坚果、茶叶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实施100万亩临沧坚果提质增效行动,通过基地示范引领、龙头企业引擎带动、特色品牌培育等,不断为科技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临沧坚果模式”注入动力与活力。截至2024年,全市坚果种植覆盖8县(区)74个乡(镇)739个行政村(社区),面积达262.77万亩,干果产量12.04万吨,综合产值预计达101.6亿元,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1位;涉及种植农户21.64万户74.45万人,人均纯收入为2978.2元,较2023年2269.5元增长31.2%。
优化布局提质量 基地引领底气强
时下,正值临沧坚果扬花季,也是坚果春季管护的重要时节。在镇康县南伞镇田坝村坚果提质增效核心种植基地里,该县林业局和坚果产业专班的科技人员奔走在林间地头,为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确保农户坚果管护的及时性、科学性、有效性。“这段时间我们要施含钾量高的肥料,另外还要补充一些微量元素。”镇康县坚果产业专班技术服务队队长杨伯平一边查看坚果长势一边向农户指导管护要领,为新一年的增产增收打牢基础。
我市以打造世界级坚果基地为目标,系统谋划部署,优化产业布局,严格做好品控质量,按照集中连片种植与农户房前屋后零星种植相结合、庄园化生产经营与农民合作组织生产经营相结合、有序发展与提质增效相结合的方式优化布局坚果产业,健全“院士专家团队+市级科技人员+县(区)级科技人员”三级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坚果产业发展的规范化、规模化、现代化。
目前,我市制定《关于加快推进澳洲坚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临沧坚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永德县成功创建澳洲坚果示范县,永德县、镇康县成功创建省级林草产业示范园。创建种质资源库500亩、国家良种基地600亩。
招才引智促创新 科技支撑出质效
“我家种植坚果40多亩,有技术人员来给我们培训种植、修剪和管理技术,挂果率、产量肯定比往年好。”镇康县南伞镇田坝村坚果种植户王永昌高兴地说,去年他家的坚果产量达10多吨,收入10多万元。
产业要增效,技术必先行。王永昌的坚果增产增收,正是院士专家团队到种植基地里帮助指导和技术研发攻关的直接结果。
我市以院士专家团队带动乡土人才,以科技攻关带动全局创新,以典型示范引领带动全域突破,强化与中国林科院、中国热带农科院、西南林大、省农科院、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通过组建“院士专家+市县级科技人员”团队,聚焦坚果产业的技术研究、集成、示范及培训等环节,深入田间地头推广良种良法和先进生产技术,形成“顾问-首席专家-岗位专家-示范点”模式,实现集中连片种植基地和示范点全覆盖,真正做到用科技向产业要品质和效益,为坚果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的科技支撑。
目前,我市已建成国家坚果类检测重点实验室、张守攻院士工作站、国家林业草原澳洲坚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编制《2024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技术规程(1.0版)》。发布实施临沧坚果良种苗木培育、嫁接苗、丰产栽培等10部地方标准,“临沧坚果通”手机App不定期收集、分析、发布世界坚果产业发展数据、信息,构建起从原料端到销售端全链条质量溯源体系。全市培育市级服务队员105名、乡土服务人才468名。建立了467个试验示范点,其中,院士专家团队试验示范点17个,市、县、乡、村四级示范点450个,示范面积1.55万亩,辐射带动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覆盖全市8县(区)、74个乡(镇)、739个行政村(社区)及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2024年,17个院士专家团队示范点平均亩产341公斤,比2023年增加146公斤、增幅74.98%;全市示范点产量均超过每亩270公斤、增幅70%,亩均效益提高1314元。
融合发展扩影响 品牌加持成色足
“技改扩建后,公司能实现青包加工1万吨,成品干果不低于3000吨,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收购季原料和加工环节的质量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在临沧工投顺宁坚果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该公司副总经理赵亚奇介绍,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推进坚果的综合开发利用,做好坚果产业的延链补链强链。
我市通过培育经营主体做精加工、组建产业联盟凝聚发展合力、强化联农带农机制助推果农增收、铸造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等措施,促进临沧坚果产业规模化、现代化、特色化发展。先后引进培育云南云澳达坚果开发有限公司、镇康众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8户规上企业,实施坚果初加工机械一体化项目,并通过“临沧坚果联盟+链主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等模式和“订单式”“二次利益分配”“股份合作”等多种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夯实产业发展根基,持续提升“临沧坚果”的品牌成色。
我市出台《金融支持坚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18条措施》,累计向37户企业和131户坚果种植户开展融资贷款服务,贷款总额4.73亿元。建成壳果加工生产线55条、加工能力16.35万吨,精深加工生产线20条、加工能力2.33万吨,加工增值每吨可达6万元。目前,全市有坚果企业48户、合作社205个,21.64万户种植户74.45万人实现利益联结全覆盖,人均纯收入为2978.2元,较2023年的2269.5元增长31.2%。“临沧坚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临沧坚果”荣获“2020年度最受欢迎的果品区域公共品牌100强”称号,入选2023年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区域公用品牌名单。
小果子有大效益,能带动大发展。临沧坚果在科技赋能的蓬勃动力下,实现从“良种”到“良果”到“良品”的全过程转化,从种植到加工到销售的一二三产全链条融合发展,“临沧坚果”已成为群众增收、企业增效、社会增益的致富“金果”。
融媒体记者 周正华 李艳美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