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村乡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刊发时间:2025-04-10
A3版
作者:胡建军 吴永芳
传承发展民族文化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平村乡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
本报讯 (通讯员 胡建军 吴永芳) 近年来,临翔区平村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依托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持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着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以文化认同系起民族团结进步的情感纽带。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在临沧,佤族的司岗里摸你狂欢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拉祜族的搭桥节,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不同的表达方式,但都在共同庆祝着彼此的节日,送上彼此的祝福。临翔区平村乡平村村丫口田、来弄等自然村的陀螺场和大寨的泼水广场成为各民族交流互动的平台。不同民族的村民在这里共同参与活动,陀螺比赛、泼水嬉戏,欢声笑语中增进友谊。平村村党总支书记王先忠介绍:“我们村有彝族、傣族、拉祜族等7个民族,大家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以经济发展保障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平村乡依托丰富的边疆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和农业特色产业,不断促农增收,为民族团结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平村乡将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坚果、茶叶等特色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据统计,2024年,该乡做优做强1.8万亩坚果产业,完成1000亩坚果基地的提质增效改造,投资实施155万元坚果精深加工厂建设项目、30万元2024年度沪滇协作携手兴乡村坚果技术服务站建设项目,助推平村独具特色的坚果产业“原料端”“加工端”“销售端”三端协同发展,坚果产量1319吨,产值1121万元,同比增长161万元。
以社会和谐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坚固基石。在平村村大寨自然村、忙丫村、田心自然村等傣族聚居的村落,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循宽容、和平理念,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关系融洽。傣族传统节日活动也促进村民间交流合作,增强各行政村的凝聚力;平村村大村自然村的拉祜族传统习俗强调尊重自然、爱护环境,村民们自觉保护山林资源,与自然和谐共生村寨内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蔚然成风。
以边疆稳定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坚固防线。在平村乡的平村史馆里,“临翔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牌匾熠熠生辉,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每年都会组织党员、青少年、游客等到史馆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致敬革命先烈”“非遗传承傣绣织锦”等学习体验活动,为增进各民族团结,推动临沧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