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党校教育与实践创新的思考
刊发时间:2025-04-14
A3版
作者:董正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党校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和选拔优秀党员干部的重要任务,党校教育要始终围绕人民群众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和方法创新。
党校教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党校要更多地结合社会实际,特别是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与社会变革的趋势,设计课程和教学案例。理论讲解不能停留在抽象层面,要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使学员了解明白如何通过具体的政策和措施,推动社会公平正义与增进民生福祉。理论课堂中,应该引入大量与民生相关的内容,特别是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成果和现实问题,帮助学员理解如何从人民的角度出发,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
党校教育要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理论学习的目的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党校教师要通过理论学习、实践调研等多种方式,帮助学员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组织学员深入基层进行调研,了解人民群众的困惑与需求,并通过讨论和总结,将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政策建议。这种“学以致用”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学员对“人民至上”理念的理解,也能够帮助他们在工作中做到真正服务人民、以人为本。
党校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增强学员的政治素质、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党校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员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并引导他们树牢“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员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不仅是工作任务的完成,更是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党校要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座谈会等形式,邀请一些优秀的基层干部、人民代表等到课堂上讲述他们如何在日常工作中贯彻“人民至上”理念的案例,帮助学员理解和真正做到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通过实例的引导,学员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在未来的工作中如何服务人民、改善民生。
同时,党校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模拟社会管理、政策执行等环节,帮助学员提升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涉及民生保障、社会公平等问题时,学会如何通过政策手段解决人民群众的关切问题。
党校教育要注重培育知行合一的干部。在教学过程中,党校教师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将理论教学与党性教育、道德教育相结合,帮助学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育知行合一的干部。
党校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只有教师自己深刻理解并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才能够更好地影响和引导学员。教师不仅要精通教材内容,还要具备扎实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中能够结合具体情况、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