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网格“小切口”推动基层“大治理”
刊发时间:2025-04-15
A3版
作者:李秋燕
帕棚自然村
微网格“小切口”推动基层“大治理”
本报讯 (通讯员 李秋燕) 近年来,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乡勐甘村帕棚自然村坚持党建引领,通过网格“二维码”实现积分评定智能化、积分内容可视化,将基层治理具体化、清单化,进一步深化“两网融合”,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以“微网格”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按照“地域相邻、便于联系”的原则,将帕棚自然村81户划分为1个片区16个微网格,全覆盖配备1名“自然村长”16名网格员,让网格员成为群众身边的“服务员”“宣讲员”“排解员”。勐甘村还研究制定《勐甘村民委员会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方案》,将人居环境、邻里和谐、遵纪守法、移风易俗、热心公益五项内容作为积分评定项目,进行一月一公示、半年一评比。突出以积分制管理为契机,推动“微网格”落实“大治理”,构建党支部落实、网格员主动履职、群众积极参与、党员率先垂范的良好工作格局。
以“送法进村”实现共建共享共治。充分用好基层一线民(辅)警、网格员、村级矛盾纠纷排查小分队等力量,以“火塘会”“院坝会”“群众大会”等形式,强化乡风文明、婚育新风等宣传宣讲,带头开展信息收集、纠纷调解、民事代办、情况核查等,把网格化服务理念传递到千家万户,引领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微网格”治理。
以“工作清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通过入户调查、日常巡查走访等方式,做好矛盾纠纷全覆盖排查化解、社情民意收集等工作。在村级周例会上定时研究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源头性矛盾纠纷,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纾解群众难事,将群众的“问题清单”变为网格员的“工作清单”,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24年以来,已摸排并处置群众合理诉求、矛盾纠纷等10余件。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