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刊发时间:2025-04-17

    A1版

    作者: 徐强瑜 符忠巧

    凤庆县以科技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本报讯   (通讯员   徐强瑜   符忠巧)   近年来,凤庆县以科技引领产业转型为主线,厚植核桃、茶叶等特色产业优势,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推动科技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奔赴,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该县立足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赋能为突破口,通过“资源整合+智力引进+平台构建”三重驱动,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集中攻克产业链关键技术瓶颈,构建“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价值提升”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使传统农业实现从生产方式到价值维度的双重跃升。

      成立了新型研发机构—云南木本油料(核桃)全产业链创新研究院,作为链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中间桥梁,解决企业有需求但找不到科研团队、科研团队有成果但找不到企业转化的问题,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平台。同时吸引更多的创新资源流入本地,链接了26家高校院所、引进15个专家团队,形成21项科技成果,其中本土企业承接转化科技成果4项。

      突破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扎实开展科技下乡,选派“三区人才”“省级科技特派员”等科技人才108人,针对茶叶、核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组建了9个产业科技服务队,深入一线,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近三年,引导企业投入科研经费超6300万元,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金字塔”式梯度成长培育体系,培育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9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个星创天地,建设7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帮助企业制定核桃、茶叶生产加工国家标准1项、团体标准9项、地方标准4项,企业自身标准28项,有力助推精制端不断升级。

      推行“2321”发展模式,做强核桃生产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建成“中国云南核桃云”和“中国云南国际核桃(坚果)现货交易中心”,推动大数据赋能产业发展;搭建基地、原料、加工、产品、市场、配送、消费者一体化的商业平台,连接前端150个水洗果加工站、426个核桃产业合作社、核桃专业采摘公司组建的174支专业队伍和25户核桃精加工企业,实现核桃原料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商品)通过农业互联网平台供给渠道商、精深加工企业和终端消费者。

      在临沧坚果产业发展中,依托云南凤庆产业园区聚集优势,加大龙头企业培育支持力度,做长临沧坚果精深加工链。目前培育精深加工企业7户(其中规上企业4户),建成加工生产线39条,壳果年加工产能达2.28万吨。

      在茶产业发展上,成功创建48.87万亩全国绿色食品(茶叶)标准化原料基地,实施凤庆滇红茶优质原料核心示范基地建设30万亩。全县13户茶企110款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认证绿色产品基地18.05万亩、认证有机茶园8万亩、雨林联盟基地1.8万亩。

      通过科技赋能推动传统农产品向健康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延伸,协助核桃、临沧坚果有关企业开发20多个系列,80余款产品。通过全产业链升级与市场渠道拓展,为打造绿色食品牌、助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