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陈鹏
刊发时间:2025-04-23
A2版
作者:李斯琰 李贞涛 陈国瑞 刘鹏
记者:2025年,双江县计划如何推动经济发展?
陈鹏: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调研双江指示精神,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围绕“农业强基县”定位,咬定地区生产总值破百亿元的目标,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下坚实基础。一是聚焦产业薄弱环节,加大软硬件设施投入,强化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不断补齐短板,筑牢高原特色产业根基。二是聚焦延链补链强链,重点围绕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既招大引强,又注重培育一批小微企业,提高经济活力。同时,充分发挥省级产业园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提高企业入园率,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三是聚焦刺激消费,不折不扣落实国家、省、市促进市场消费政策,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双江以冰岛、勐库大叶种茶为人所熟知,在产业发展上,呈现出以茶产业为主导,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百花齐放的格局,双江在产业发展上是如何抓的?
陈鹏:我们按照“群众有收入、企业有效益、政府有税收、地方有形象”的思路,紧紧围绕产业提质增效,推动全县产业增动力、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建设具有双江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茶产业上,以“三茶统筹”为引领,以工业化理念谋划茶产业发展,全县茶园面积达34.1万亩,有机茶园达到14万亩,规上茶叶企业18户,SC认证茶企116户,综合产值96亿元。甘蔗产业上,全面实施蔗糖产业“三年攻坚行动”,以“坡改梯、小改大”为抓手,深入推进良种良法,甘蔗总面积达10.7万亩,综合产值达5.9亿。烤烟产业上,提出“稳住面积、提高单产、提高均价”的发展思路,建成“千亩村”11个、“万亩乡”1个,综合产值达1.16亿元。同时,我们成功申报省级产业园区,加强内培外引,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024年,培育14户企业升规升限,全县“四上企业”达130户,工业总产值达31.2亿元。
记者:围绕产业、项目,双江在招商引资上将如何做?
陈鹏:我们坚持招大引强,全力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招商,紧盯国内500强企业、上市公司、茶叶行业的头部企业开展招商。坚持尊重市场、尊重规律,不断完善要素保障,着力提升营商环境,用诚信的底色、一流的服务、优惠的政策,全方位跟进、服务企业的发展。
记者:近年来,双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重大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城市风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陈鹏:我们聚焦“3815”战略发展目标,紧扣“三大经济”精准对接国家、省、市项目导向,谋划储备一批成熟度高的大项目好项目。依靠资源优势,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民间投资占比达60.2%。直面问题,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推动环城南路全线贯通。积极争取国债、专债等资金支持,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棚户区、供排水管网等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城镇化率达40.8%。农村供水保障3年专项行动圆满收官,双江至忙糯三级公路、邦大公路等农村公路建成通车,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融媒体记者 李斯琰
通讯员 李贞涛 陈国瑞 刘鹏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