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耿马构建区域人才发展高地

    刊发时间:2025-04-24

    A3版

    作者:赵镇禹 成家玥

      本报讯   (通讯员   赵镇禹   成家玥)   近年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以人才为引擎,通过“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服务链”“边疆链+帮扶链”“政策链+生态链”四对“双链”互融互促,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为边疆地区振兴发展蓄势赋能。

      产业链与人才链同频共振。聚焦“一县一业”蔗糖产业及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目前,全县已建成产业类专家工作站11个、甘蔗糖业全产业链技术研发中心1个、云岭农科小院2家、甘蔗科技小院1家,柔性引进杨本鹏、魏建和等专家90余人,突破关键技术14项,开发新产品23个,科技成果转化94项,形成“5+N”蔗糖产业链模式。

      创新链与服务链双轮驱动。强化创新主体培育,认定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7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户,并设立县区级人才发展服务中心,构建高效服务体系。通过人才服务“三上门”活动,解决困难问题30余个,服务人才超1000人次,为创新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边疆链与帮扶链内外协同。依托沪滇协作,创新“候鸟带留鸟”育才模式,选派189人赴上海进修,引入45名教育、医疗专家开展帮扶。同时,33名援建专家助力边疆发展,143名专家下沉92个村(社区)开展“一村一专家”帮扶,推动7个边境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科技特派团、农科服务团等深入基层,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政策链与生态链双向赋能。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出台人才公寓管理、教师调配、文艺人才扶持等专项政策,新增人才住房582套。设立表彰激励制度,授予42名专家“援建边疆帮扶耿马优秀人才”称号。此外,县财政每年安排30万元扶持本土文艺人才,并给予民族歌舞团280万元资金支持,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生态。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