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区志愿服务有温度
刊发时间:2025-05-02
A3版
作者:马湄湄
本报讯 (通讯员 马湄湄) “从前每到假期就像打仗,现在有了书法班,我们也能安心跑单了。”在临翔区凤翔街道锦凤社区“骑新小课堂”的教室里,外卖骑手小张看着孩子专注的侧脸欣慰地说。这个由锦凤社区党委联合部门打造的公益性服务平台,已成为解决新就业群体“带娃难”问题的金钥匙。
近年来,临翔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将“三新”党建纳入城市基层党建总体布局,将8家平台企业纳入应急保供网络,将党员负责人纳为社区兼职委员,将33名流动党员编入社区网格,引导鼓励“三新”党员到驻地或经常性活动区域的社区报到参与志愿服务。
穿行在城市街巷的外卖骑手如今多了“民情哨兵”的职责,借助“临翔慧民居”小程序,他们在完成配送任务的同时,及时发现并上报占道经营、道路损毁等民生问题。这种移动式治理网络已累计解决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解等各类问题41件。
“配送途中看到健身器械存在隐患立即上报、遇到没戴头盔的摩托车骑手及时劝导,谁有事搭把手、帮帮忙,挺有成就感。”30岁的小何,作为玉龙社区的“流动网格员”,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与基层治理,获得居民们的频频点赞。
为加强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打造党建赋能构建治理共同体,临翔区建立以“三新”党支部和党员为主渠道的诉求表达机制,积极在“三新”党员中开展“为职工群众解难题”等党建主题活动,畅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党组织—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党委)”的诉求表达渠道,累计帮助解决诉求困难问题58个。
与此同时,积极拓展“云岭先锋新家园”等实体阵地,通过整合社区基金、社会组织等资源,探索“志愿服务+积分”等方式,链接企业商家资源力量,面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折扣就餐、免费眼科检查、优惠托育等贴心服务,这种激励模式将服务时长转化为切实福利。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