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干不负殷殷嘱托 以奋进担起新的使命
刊发时间:2025-05-08
A1版
作者:李沁园
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在临沧大地上——
以实干不负殷殷嘱托 以奋进担起新的使命
草木葳蕤,百果结子,温度临沧生机勃发。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给予临沧强大的思想指引和不竭的奋斗动力。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是全市上下的重要政治任务。临沧广泛深入开展宣传宣讲、研究阐释,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重大政治意义、时代意义和实践意义,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实干实绩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学细悟笃行,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思路举措和成果成效,努力开创临沧发展新局面。
幸福产业乘势而上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抓产业转型升级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规律,突出自身特色”
立夏时节,走进永德县忙岗村何家大塘自然村的“月季产研小院”,娇艳的月季进入盛开期,微风拂过,芳香四溢。一群年轻人在研发基地里走走停停,这些身影,正是扎根在此的云南香水月季种业创新攻关团队。
“我们也是搞花卉研究的,习近平总书记对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的鼓励,同样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对花卉研究事业的热情和信心更足了。”永德月季产研小院李淑斌团队项目负责人吕雨娜看着盛放的鲜花,难掩喜悦。“作为云南月季种业的排头兵,我们在边疆地区更应该肩负起‘让百姓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美’的责任,不断深耕花卉产业的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延长产业链,培育并输出更多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月季品种,让云南切花月季代表着中国,再一次绽放全世界。”
眼下,走进镇康县南伞镇哈里村,连片的咖啡树开满洁白的花朵。镇康县引进咖啡企业,以“智能化咖啡流量工厂”为引擎,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哈里村及周边农户走上“种植+加工+电商”全产业链发展的增收快车道。2024年,哈里村经济总收入达2814.1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万元。
临沧咖啡不仅让农民增收致富,精品咖啡的品质和独特的庄园经济模式,也成为越来越多咖啡业界寻豆师的理想地、外商投资的热土和全省咖啡产业的生力军。
“云南咖啡还是代表着中国的”,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咖啡产业的评价,让临沧发展咖啡产业的劲头更足了。目前,临沧主推“咖啡+”三产融合发展模式,临沧精品咖啡庄园正在成为咖啡体验、咖啡游学、咖啡文创、咖啡科研的热门目的地。
“国内咖啡市场还有巨大发展空间,打造深度咖旅融合示范项目,将成为未来临沧咖啡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沧源秋珀庄园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振蕴十分看好临沧咖啡产业发展前景。
在山水中探访,在烟火中寻味。临沧积极融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创新推出候鸟式“创训养”旅居新品牌,众多宝藏小店和烟火乡村,不仅成为国内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也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海外游客心心念念的向往之地。
“临沧让我体验到的是原始秘境、野性文化、四季皆景的穿越之旅。”在临沧旅居14年的胡诺说,临沧没有拥挤的游客和过度包装的景点,若你厌倦了千篇一律的“打卡式旅行”,不如来临沧感受原始的森林、鲜活的文化与野性的相遇。
“当城市的喧嚣让内心的宁静无处可寻时,临沧用‘洗肺、养胃、好睡’的三重密码,为奔赴临沧的旅居者们开启一段洗涤心灵、重塑活力的生命焕新之旅。”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丁玲向各地游客发出盛情邀请,表示临沧将牢记总书记嘱托,把资源利用好、环境保护好、乡村建设好,着力打造“旅居临沧”最有利的条件和最厚实的家底,给每一位选择驻足临沧的旅者留下深刻印象和难忘回忆。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凤庆县把绿色生态理念贯穿种茶、管茶、制茶、卖茶全过程,全面叫响“凤庆滇红茶”绿色食品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发力点。”凤庆县委副书记、县长谭波介绍,凤庆县将打生态牌、走生态路,持续做强茶品牌、培育茶企业、强化茶科技、做优茶产业,积极与茶农、茶商、茶企、茶人共商共建共享凤庆滇红茶发展新格局。
临沧有能源、农业、旅游、生态、区位等优势,改革开放的红利正在释放,新的发展动能正在孕育。从实际出发抓好产业转型升级,乘势而上、善作善成,以实干实绩加快推进临沧高质量发展,临沧未来可期。
对外开放可感可及
“云南区位条件独特,要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大道如虹,联通四海。4月28日,全长156.482公里的临清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这条被誉为“黄金纽带”的交通动脉,将临沧至清水河口岸的通行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1.5小时,不仅改写了滇西交通版图,更标志着临沧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迈入历史性新阶段。
“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以临清高速公路通车为契机,我们将全力推进中缅印度洋新通道建设,实施加快口岸提质增效、降低跨境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推动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加快推动临沧边合区高质量发展等五大工程。”临沧市商务局局长周永智表示,目前,临沧火车站物流园区、云县滇西物流产业示范园区等新通道沿线重点项目建设正在提速,下一步,临沧市将推动孟定清水河口岸国际无水港项目建设,抓好孟定国际新兴口岸城市和镇康、沧源扩大沿边开放重要中心城镇建设,以口岸促产业、促城镇化。同时,发展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壮大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
山海不为远,血脉系春风。第三届临沧·百国华侨华人联谊会如约而至,临沧与广大海外侨胞及港澳台同胞携手,共书“侨联天下,共享共赢”的新时代篇章。
华侨华人的背后就是整个世界,通过“百侨会”平台,临沧推动新产业、新动能发展,让更多中国出口的货物经过缅甸出海口直接进入印度洋,连接欧洲、非洲、中东及南亚各国。
在去年中国国际友城大会期间,临沧市与柬埔寨白马省跨山越海成功牵手,正式缔结为国际友好城市。至此,临沧市与柬埔寨白马省、俄罗斯杜布纳市、斯里兰卡加姆波勒市等3个国家的3个城市缔结为国际友好城市,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大。
临沧作为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门户,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和辐射中心建设,不断加强同周边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交流合作。4月29日,临沧市人民政府邀请老挝、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孟加拉国七个国家驻昆明总领馆领事官员赴市政府驻昆明办事处参访交流,带着愿景与诚意,共同探索未来发展新路径。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团结合作。”在场的各国嘉宾纷纷发出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声音,在探讨和分享各国发展之道与成功经验的同时,各国嘉宾进一步增进友谊,为团结协作、携手同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临沧市外事系统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第一要务,立足临沧独特区位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龙圣强表示,将围绕把临沧建成云南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重要门户目标,以推动中缅印度洋新通道规模化、常态化运行为着力点,充分发挥“百侨会”、中缅边交会等平台作用,深化与周边国家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切实提升外事服务效能,着力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让临沧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文化遗产迸发“活态”
“要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解码临沧,续写精彩。4月20日,临沧迎来我国第四纪研究领域的学术盛事: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第十一届生物演化与环境专委会第一次会议。
“临沧天坑动物群是一部镌刻在喀斯特地貌上的生命史诗。”“犀牛的化石今天在中国已经看不到了,但是在农克硝洞遗址里面,仍然保存着独角犀的化石。”国内众多专家学者众“智”成城,为临沧古老的历史文化版图,解码出更多文明碎片,续写更多历史文化传奇。
多年来,临沧不断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沧源农克硝洞是距今4.35万年旧石器时期,亚洲最早的“和平文化”源头性遗址;云县忙怀遗址是“三江”流域新石器时期文化典型代表;耿马石佛洞是云南最大的新石器文化洞穴遗址;沧源崖画、凤庆文庙、广允缅寺等文化遗产,印记着边疆地区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演进的历程,汇集了古滇濮文化、百越文化、氐羌文化等多样文化基因。
临沧市文物管理所研究员邱开卫表示,将按照总书记的指引,充分利用馆藏文物和研究优势,做好边疆地区考古发掘和阐释工作,运用好研究成果,讲好临沧故事,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文化自信。
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要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拓宽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
位于中缅边境的镇康县红岩村刺树丫口自然村,距边境线仅50米,是镇康县域内最抵边的村。2019年起,临沧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边境小康村建设,把全市320个边境自然村进行靶向分类建设。刺树丫口自然村围绕“生态+融合+共享”打造赐福彝寨旅游景区,成为当地的“网红村”。
和刺树丫口一样,班搞、下班老、帕浪、班幸等边境村(社区)人口、村集体收入持续增加,固边、稳边、兴边力量不断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引。”镇康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张德良表示,将进一步抓好“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工程,巩固提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成果,不断拓展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全方位的嵌入,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共同过上好日子。
“95后”干部罗国媛作为凤庆县凤山镇安石村大路外片区“自然村长”,与村党组织落实人居环境提升“1+3”工作体系,创新村民共治“大合唱”模式,推动安石村成为云南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试点。
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临沧创新开展“自然村长”整市全覆盖选派工作,通过这支精干力量下沉到群众中发挥社情民意“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和“平安引路人”“综治吹哨人”作用,推动农村基层治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管到位,促进民族和睦、社会和谐。
镇康县勐捧镇位于边境线上,38名“自然村长”与边境派出所民警共同搭建常态化、多方位的沟通联动机制,全力维护边境和谐稳定。
“最好的治理,就是把心融进烟火间。”勐捧村第一片区“自然村长”吴龙川在收到群众致谢锦旗时发自内心觉得自己的付出的值得的。
如今,2461名“自然村长”散落在临沧大地,成了乡亲们最踏实的依靠。
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党的领导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看一个地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水平高不高,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政治生态好不好”
自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临沧市把准目标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思常悟、细照笃行,一体推进学查改,始终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推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认识为之一变、精气神为之一变、风气为之一变,锲而不舍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4月9日,市领导干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中学习,通过个人自学、集中自学、集中研讨,大家静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在学中固根本、在学中明规矩、在学中知敬畏。
连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聚焦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加强研究谋划和组织实施,推动学习教育有序有效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正风肃纪反腐贯通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规守纪、大胆干事创业,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方向。”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唐金昌表示,将把学习教育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结合起来,与纪检监察工作“三化”建设年行动有机衔接,在抓好学习教育上走好第一方阵。
“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问题整改贯穿学习教育始终。”沧源佤族自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关俊表示。
“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入手,以深学细悟筑牢思想根基,以刀刃向内深挖问题短板,以立行立改狠抓责任落实。”共青团云县委副书记杨晗表示,将以作风攻坚助力发展攻坚,以作风之变凝聚奋进之力。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临沧大地处处热潮涌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切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