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舟护万家
——临沧2024年交出防灾减灾救灾高分答卷
刊发时间:2025-05-12
A1版
作者:张之译
2024年的临沧,山川之间激荡着守护生命的强音。
面对风雹、洪涝、山火等多重自然灾害考验,全市应急管理系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交出了一份防灾减灾救灾高分答卷:灾害受灾人次同比减少51.8%,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减少30.75%,1050名群众成功避险转移……
数字背后,是责任与担当交织的防灾减灾救灾图景,更是“人民至上”的生动诠释。
织密全域防护网
以“一盘棋”思维重塑应急体系。临沧市应急管理部门整合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等“多线作战”职责,印发《临沧市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及31个子方案,细化挂图作战目标任务81项,推动风险动态研判、隐患闭环整治。
依托云南省应急管理厅统建项目,推进市级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化升级,建成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联动指挥网络,3381个应急预案实现多灾种无缝衔接。
2024年,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7·20”山洪突袭,我市通过精准预警与快速转移让“教科书式避险”在全省推广。
淬炼应急处突硬实力
以“练为战、战为安”为导向,修订完善《临沧市地震应急预案》《临沧市地震灾害调查评估暂行办法》,组织全市2024年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桌面推演,136名基层骨干通过云南省地震局在云县举办的“第一响应人”教官培训中实现能力跃升。临沧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强化成员单位联勤联动,全年开展应急演练11996次,参演人数65万余人次,淬炼出一支“拉得出、打得赢”的应急铁军。
森林草原火灾扑救专业队加速组建,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按照标准,建立了12345支75152人的基层应急救援队伍。
1685台(套)综合保障、水域救援、森林(草原)火灾扑救、抗洪抢险、地震地质灾害等救援装备精准配备至市级及5支县级队伍,科技赋能救援效率全面提升。
2024年以来,全市上下全链条压实党政领导、部门监管、企业主体责任,聚焦道路运输、非煤矿山等高危领域推动风险动态清零;加快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化升级,严格执行“1262”预警联动和24小时值班值守,建强基层“第一响应人”队伍,以系统性革新筑牢防灾减灾救灾“铜墙铁壁”。
民生保障暖民心
坚持民生为本,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需要,是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要求。我市应急管理部门不断加大各类灾害的防控风险、排查隐患和应急处置,以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024年,市财政专项拨款197万元采购折叠床、棉被等救灾物资1.5万件;3612万元救灾资金,精准覆盖3.2万户受灾家庭、11.3万余人次。
同时,组织“安全生产大家谈”“班前会”等专题培训58场次,覆盖企业负责人、村民代表6300余人次,推动“人人会自救”意识扎根基层。
从整合队伍、明确职责,到灾害预防、消除隐患,再到温暖人心的民生保障……临沧市奏响防灾减灾救灾“大合唱”,用工作的精度、速度与温度,交出了防灾减灾救灾高分答卷。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