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气象局织密气象防灾减灾“安全网”
刊发时间:2025-05-13
A3版
作者:段永平
汛期未至 备战先行
市气象局织密气象防灾减灾“安全网”
本报讯 (通讯员 段永平) 汛期将至,市气象局按照“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原则,织密气象防灾减灾“安全网”,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确保2025年汛期气象服务保障工作顺利进行,最大程度预防和减轻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影响。
强化组织领导,全面“体检”监测设备。印发《2025年汛期气象服务保障工作方案》,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和应急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响应及时。全市气象部门对277个自动气象观测站、4部天气雷达、1个国家高空气象观测站以及各类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等关键设备进行全覆盖检查和标定,更换老化设备,盘点并补充仓库仪器备件和耗材,确保汛期数据准确传输、预警信息“零延误”。
实战演练+业务培训,提升应急能力。市、县(区)气象局联合开展2次多场景应急演练,模拟供电中断、网络仪器故障、极端天气突发等情景,检验应急预案可行性。同时,通过常态化组织现场讨论、复盘往年暴雨灾害案例等方式,重点提升预报员对强对流、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
部门联动“一盘棋”,筑牢防灾减灾网。市气象局主动对接市水利局、市应急管理局等部门,建立灾害性天气会商研判机制,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互通;推广应用“云南气象App”“临沧天气”,对接市、县、乡、村四级应急广播系统,有效解决气象预警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联合通信部门畅通“叫应”机制,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等强制提醒方式,确保高级别预警“叫应”率达100%。
立体化科普宣传,增强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开放气象科普厅和气象台站,向公众介绍常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和防御措施;通过“临沧天气”抖音视频号滚动发布预报预警信息,制作气象科普短视频5条,全网播放量持续提升;通过气象科普进学校、进社区,发放《气象灾害防御知识》2000余册,进一步提升公众防灾避险能力。
目前,全市气象部门汛前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气象观测设备完好率达100%,关键岗位人员在岗率100%。下一步,市气象局将开展“拉网式”检查,重点核查装备运行、值班值守、应急预案落实情况,以“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态度,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