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同心同梦 共享精彩

    ——临沧市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刊发时间:2025-05-14

    A1版

    作者:陈龙

      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95%以上,1159人次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4671名残疾人纳入特困供养,2.7万残疾人享有最低生活保障,3.1万困难残疾人领取生活补贴,3.6万重度残疾人得到护理补贴;

      新增残疾人就业1436人,探索出“非遗+”残疾人就业创业新模式;

      ……

      一组组数字描绘出我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进步,一项项有力举措支撑起全市残疾人精彩的人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将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目前,我市共有持证残疾人7.9万人,两年来,我市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更好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让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残疾人。

      

    夯实事业发展根基

    ——托起残疾人“稳稳的幸福”

      残疾人联合会是残疾人的代表性组织,承担着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重要职责。

      两年来,全市残联系统积极谋划、扎实作为,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根基进一步夯实。

      加强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及运营管理。派出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管理及业务人员到其他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考察学习,完善我市康复中心运营管理机制。目前,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残疾人托养中心投入运营,镇康县残疾人托养中心试运营。

      加强基层残协规范化建设。围绕“强起来”“活起来”的目标,开展村级残协专职委员培训,增强村残协专职委员责任意识,保障惠残政策落实落地,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

      加强与民政、人社等部门联系对接,按月开展工作调度,做好残疾人社会保障数据比对,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织密织牢残疾人兜底保障网。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应享尽享。2024年,全市享受“两项补贴”的残疾人67024人次,累计发放补贴资金7369.26万元。

      同时,加强与对口帮扶单位、爱心企业、公益组织、慈善机构等合作,通过举办活动、发放材料、借助媒体宣传等形式营造助残爱残浓厚社会氛围。2024年,争取到有关单位、社会组织的资金和项目支持近1000万元,近800名残疾人受益;成功创建中国狮子联会秘境服务队(云南)。

      通过一系列举措,我市不断夯实残疾人事业发展根基,助力残疾人事业稳步、健康发展,为广大残疾人托起“稳稳的幸福”。

      

    强化惠残政策落实

    ——持续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

      2024年10月,我市4名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患儿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重拾听力。

      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市在听障医学干预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我市残疾人民生保障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两年来,全市残联系统和相关部门持续聚焦残疾人保障和发展,持续强化惠残政策落实,残疾人的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出台《临沧市防止残疾人返贫致贫帮扶十条措施》,用好用足残疾人民生保障各项政策,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努力实现乡村振兴道路上“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

      准确摸清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开展高质、高效康复服务。2024年,全市残联系统为全市15012名有基本康复服务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康复服务率达100%;发放辅助器具2030人,辅助器具适配率达100%。

      扎实推进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近两年来,在满足残疾人个体个性化需求的基础上,全市累计完成2768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居家无障碍改造,4466名残疾人享受居家托养服务。

      着力提升残疾人教育服务水平。2024年,为91名残疾学生及家庭子女提供补助,全市在校残疾学生达2570人,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9.76%,当年参加高考残疾学生40名,其中39名被大中专院校录取。

      切实落实“一老一小”关爱服务政策。研究制定《临沧市农村留守残疾老年人和残疾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方案》,仅2024年就争取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资金314万元,为全市640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服务,确保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全市残疾人民生福祉持续增强,全市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加强人才选拔与培育

    ——助力残疾人成就精彩人生

      2024年10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对临沧市参加第17届夏季残奥会的运动员钟永渊给予记大功奖励。

      钟永渊在第17届夏季残奥会女子200米VL3单人划艇决赛中,以57秒43的成绩夺得铜牌,实现中国皮划艇项目残奥会奖牌零的突破。这块奖牌,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我市残疾人人才队伍建设卓有成效的有力见证。

      加强残疾人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重点扶持临沧市特殊教育学校、云县特殊教育学校配置专兼职教师10名,开设数门艺术特色课程,通过分类施教、因人施教,发现和培养了一批特殊艺术人才。

      全市残联系统结合残疾人自身特点,依托我市丰富的竹资源优势,探索出“非遗+培训+人才+文创+基地+项目”的助残新模式,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近就地灵活就业。

      挖掘、培养残疾人体育项目后备人才。每年组织开展残疾人体育运动员苗子选拔,2024年,选拔省级残疾人体育苗子49名。镇康县小伙李太云2022年成功入选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代表队代表祖国出战,并获得2022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

      重点培养残疾人体育竞技人才,重点培育残疾人专业竞技人才和培养残疾人体育工作骨干。通过跨领域、多元化培育,我市成功建立“优秀残疾人体育人才库”“优秀残疾人文化艺术人才库”“优秀残疾人技能人才库”。目前,全市共登记残疾人职业技能人才、体育人才、文化艺术人才分别为83人、37人、30人。

      ……

      念兹在兹,枝叶关情。在奋勇争先、大干出彩的新时代新征程中,我市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扶残助残各项工作,持续推动全市残疾人事业取得新突破,助力广大残疾人在广阔舞台书写出彩的奋斗华章。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