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永德县以产才融合实现产才共兴

    刊发时间:2025-05-15

    A3版

    作者:李加凤

    深耕人才沃土   助力产业腾飞

    永德县以产才融合实现产才共兴

      本报讯   (通讯员   李加凤)  近年来,永德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先要抓人才”的理念,立足本地发展实际,着力在组织保障、特色产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上下功夫,打造以才兴产、以产促才的“人才生态圈”,推动人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

      在“组织保障”上下功夫,立足长远找优势寻方向。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把“制定政策”与“整合力量”有机贯通起来,推动人才工作提档升级、提标提质。不断优化政策体系,先后出台《永德县“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永德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政策文件,通过制度领航,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战略部署,出台《永德县推进“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加快打造一流“绿色食品牌”十条措施》,聚焦临沧坚果等优势特色产业,全力抓实“一县一业”示范引领,2023年成功申报省级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县。

      在“特色产业”上下功夫,扬长补短强基础谋发展。牢固树立“产才融合”理念,围绕“产业链”精准布局“人才链”,依托“人才链”优化提升“产业链”。立足资源禀赋,全力实施果、糖、茶、菜、烟、畜和新能源“6+1”产业,积极打造世界一流“坚果之乡”“蔗糖生产重要基地”、中国一流“熟茶产业”“冬春蔬菜重要产区”和“现代肉牛养殖业”。以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技能需求为导向,把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按照“缺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全面开展技能培训,共培育农村脱贫致富带头人2179人,7人被认定为市级乡村工匠。

      在“科技创新”上下功夫,依托平台提产能增效益。在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做强增量产业的基础上,提高科技赋能,走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子。组建“云南省永德县澳洲坚果产业科技特派团”,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核心区域,积极引导果农科学管护。按照《永德县推进临沧坚果科技服务“责任林”实施方案》,现已开展临沧坚果提质增效核心示范基地建设600亩、示范推广面积2万亩,辐射面积21.9万亩,结合示范点建设开展培训92期5333人次。立足“极品熟茶”定位,加强与张颖君专家工作站的科研合作,在永德县普洱熟茶原料、熟茶样品分析实验以及“永德普洱熟茶”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推动全县熟茶生产技术升级。以打造永德县“月季之城”为契机,服务好李淑斌博士团队发展月季产业,将专家团队、科技人员、产业人才和村民通过工作站、孵化器、农民夜校等载体有效联结,目前已初步形成“3个专家团队+8个科研人员+20个农民技术工”的队伍。

      在“人才高地”上下功夫,优化环境近者悦远者来。坚持引才与育才并举、用才与留才并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强化共建共育,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云南省传染病医院等达成合作,建成专家团队工作站17个,为县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持续加大教育卫生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刚性+柔性”相结合的方式,引进教育人才41人、卫生人才12人,发挥专家人才“传帮带”作用,为学校和医院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人才。推动年轻干部下沉一线培养锻炼,选派974名乡村振兴“自然村长”下沉一线服务群众。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