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马:“骑手”变“帮手” 治理添“新”力
刊发时间:2025-05-28
A3版
作者:鲁国桃
本报讯 (通讯员 鲁国桃) 近年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积极探索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新路径,通过建立“微平台”、提供“微服务”、推动“微治理”等“三微”暖“新”举措,精准回应外卖送餐员、快递员等群体的现实需求,推动其由城市“穿梭者”向基层治理“参与者”转变,实现社会治理与服务对象的双向赋能。
在耿马县非公经济党委、交通运输行业党委的牵头组织下,耿马县建立了覆盖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外卖员等新业态群体的线上交流群。平台不仅提供教育资源、技能培训、社交活动等信息,还成为参与交通安全、环境整治等社区治理的重要桥梁。
目前,该平台发布各类信息14条,提供咨询服务9人次,收集基层治理问题3个、建议8条,帮助解决困难1个、推动落实意见建议1条,有效激活了新就业群体在社会治理中的“神经末梢”作用。
为提升新就业群体的归属感,耿马县发动多方力量建立“爱心驿站”17个,推出“8+X”服务模式。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可在驿站享受免费饮水、应急药品、手机充电、图书阅读等标准服务,同时还能获取学历咨询、心理疏导等个性化服务。
节假日期间,耿马县开展集中慰问行动,为705名新业态劳动者发放防暑降温物品300余份、入会礼包50个。目前,全县已建立新业态劳动者工会组织10个,吸纳会员817人,落实专项经费5万元,提供医疗互助、疗休养、子女助学等服务845人次,让“城市摆渡人”感受到家的温暖。
为进一步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体系,耿马县定期召开座谈会,邀请骑手、快递员代表共议城市管理,今年以来共召开会议4次,收集意见建议3条,已转化为1条政策措施。
此外,新就业群体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监督。5名从业者被聘为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累计通过“随手报”平台反映问题40余次,成功协助找回走失儿童、拾金不昧等暖心事迹5起。
一系列务实举措让新业态从业者深度融入社区、参与治理、体现价值,为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注入新动能。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