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西南边境“防毒墙”
刊发时间:2025-06-26
A1版
作者:张之译 匡锦明 彭鹏
临沧淬炼“六全”体系——
筑牢西南边境“防毒墙”
禁毒宣传教育更加广泛、吸毒人员服务管理更加有效、禁毒严打整治更加深入、涉毒物品管控更加严密……
自第五轮禁毒人民战争开展以来,临沧市以党建为引领、以科技为支撑、以共治为基础,构建“打防管控帮教”一体化体系,通过源头管控斩“毒根”、预防教育筑“根基”、打击防范强“震慑”,形成全链条禁毒工作格局,为万千家庭撑起一片无毒净土。
重拳出击 筑牢防线
在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中,临沧市以“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挂帅,名字写入交办单,确保措施“一竿子插到底”,直达边境每个角落。
同时,针对毒源在境外、市场在境内,始终坚持境内境外双拳打。临沧市始终坚持联合执法、境外打点、拔钉追逃“三管齐下”,与境外执法机构建立禁毒合作机制。坚持专业查缉、专案严打、专项整治“三专并举”,与境内相关省市警方建立联动协作机制,统筹境内境外两个战场,缴获的毒品数和制毒化学品数均居全省第一。
积极推进云计算、物联网、无人机等新科技手段与禁毒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公安数据与禁毒社会化工作数据的转化,全力打造“智能、快捷、高效”的毒品问题治理工作模式。
“四治”融合 强基固本
作为边疆多民族地区,临沧坚持把毒品问题治理作为边疆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不断提升治理效能。
坚持“德治”理念,预防教育效果提升。临沧市将禁毒宣传融入“泼水节”“青苗节”“摸你黑”等少数民族节庆活动,先后组织“禁毒公益健步走+全民乐跑”等10余个大型禁毒主题活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推崇“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理念。把预防教育与群众工作生活、文体活动紧密结合,真正将禁毒宣传教育触角覆盖到社会各个角落,群众禁毒知识知晓率上升至95%。
坚持“法治”理念,戒毒康复质效提升。临沧实施与毒情相适应的分级管制和分类施治制度,通过建设77个“标准化、规范化”社戒社康工作站,配备432名专职工作人员,着力完善集生理脱毒、身心康复、救治帮扶、融入社会于一体的社戒社康模式,全市吸毒人员戒断巩固率上升2倍,就业安置率达92%。
坚持“自治”理念,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临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毒品问题治理纳入乡村振兴、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选派“自然村长”到基层一线工作,发动群众参与禁毒斗争,打通农村毒品问题治理“最后一米”。同时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出台管用有效的禁毒乡规民约,利用“巧舌妇”“布朗哨兵”等群防群治队伍,巩固基层治理成果。
坚持“智治”理念,智慧治毒水平提升。目前,全市建成市级1个毒品实验室和1个污水毒情监测站、4个县级毒品实验室,成为云南省率先建成县级毒品实验室的州(市),毒品实验室技术进入全省第一梯队。同时,有序推进“麻精药品追溯平台”建设运用,建成“临沧市毒品问题智慧治理平台”,溯源追踪和监测预警能力持续提升。
聚焦“六全” 锻造铁壁
面对新的毒品形势和挑战,临沧努力构建全覆盖毒品预防教育、全环节服务管理吸毒人员、全链条打击毒品犯罪、全要素监管制毒物品、全方位毒情检测预警、全层级落实禁毒工作责任的“六全”毒品治理体系,并从四个方面入手,推动全市禁毒工作提档升级。
党建引领、堡垒筑基。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将禁毒责任纳入基层党组织考核体系,确保书记带头抓禁毒。“党员包片联户”常态化,党群服务中心变身宣传站,“禁毒宣传进万家”持续深入。
齐抓共管、合力攻坚。党委政府持续统筹禁毒资源,并将其纳入平安建设考核;政法部门利剑出鞘严打犯罪;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群防群治力量发动,鼓励群众举报线索,全民防线筑牢。
长臂打击、清源断流。完善跨省情报共享、联合侦查机制,必要时组建联合专案组。省内州市联动扫毒,建立溯源倒查机制,“一案双查”深挖根源。深化与周边国家禁毒合作,境外专案打击、“拔钉追逃”力度不减,遏制毒源渗透。
科技赋能、精准管控。升级“污水验毒”“毛发检毒”,精准锁定高风险区及窝点。联合互联网平台建立“涉毒关键词库”,狙击网络贩毒。“智慧治理平台”在线精准管控社戒社康;“毒情预警平台”整合物流、金融、社交数据预测风险,提前干预。开发青少年互动宣教产品,开展重点场所“靶向培训”,提升识毒防毒能力。
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刻不止。
下步,临沧将继续多管齐下,以开展“清源断流”行动为抓手,以整治突出毒品问题为重点,以防控重大涉毒风险为导向,以深化科技创新应用为动力,深入推进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推动临沧禁毒工作高质量发展。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