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永德的春天很长

    刊发时间:2025-06-30

    A3版

    作者:蓝云斌

    编者

      日前,经过海选征集、专家评审,由临沧市生态环境局主办、临沧市融媒体中心承办的“美丽中国我先行”生态环境保护有奖征文活动获奖作品正式揭晓。现选登部分优秀作品,以飨读者。

    永德的春天很长

      2016年10月,学院组织新生去黄山研讨。

      同学都是大自然最忠实的探索者,跟着成竹在胸的师长,这一趟保准能学到点东西。在九龙峰兜兜转转一周,我们一群大一新生在遮天的香榧下听老师、老师的老师讲起“三代同堂果”的故事,在大洋湖摇摇晃晃的栈道上抓着杨柳条抵御大风,在蹲守梅花鹿无果的时候远远瞧见了黑麂的身影……

      返程前大家在六安的茶园里品尝六安瓜片,时正金秋,在黄山返回北京的高铁上,我突然想起包里的忙肺茶,顿时为没想起在六安拿出来和师长同学们分享而捶胸顿足,事已至此,我只能投叶几枚,独享家乡的滋味。窗外在寒风中坚韧的常绿红豆杉逐渐变成漫天飘零的枫叶,那次黄山行让我兴致缺缺的原因在晕开的茶汤里有了准确答案——那里没有似永德一样长留的春。

      我想起永德的树。水井头、锅底塘大叶种古茶树是藏在深林里的活化石,《临沧市古茶树保护条例》像是群山中的汉谟拉比法典,传承着朴素的人文自然关怀,也承继着舌尖忙肺、梅子箐的独特香味。班卡乡树包塔独特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奇观,形成“树中有塔,塔中有树”的奇特景象,是自然力量与人工建筑的完美融合,不知是树从塔中长出,还是塔砌在了树洞门口,让人每次看到就忍不住思考起那个深刻的哲学问题——“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我想起永德的花。乌木龙扎莫的索玛花(彝语,杜鹃花)总在凛冽山风中盛开,每一朵花都在极尽盛放,没一朵疲惫,倘你看惯了艳羡的树花也没事,朝着山头拾级而上,就会在转弯处看到大片的东亚小金发藓,俏皮地在红艳艳的杜鹃花下找到秘密的约会地。然儿,花不总是悄悄在山野间孤芳自赏,在我生长的棠梨山下,县城街道上的蓝花楹就习惯在人们眼前大方开放,人们口中的夏天之泪,在小县城的街角小巷绽出漫天星辰,卷携着深山里的自然灵动,突然闯入尘世。

      我想起永德的田。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同打开的地球年轮册页,3500多米的雪山山脊掀起连绵的群山沟壑,纵横勾勒出十四坝子,闪烁着“山珍与稻香”的狂欢:鸡枞、牛肝菌,牛油果、释迦果,甘蔗错落其间。小勐统镇绘就“稻鱼共生”的美丽画卷,水稻为鱼提供食物,鱼的排泄物化作天然肥料,是循环自洽的微型生态系统的人文尝试,“稻满鱼虾肥”,把春耕的气息带到金秋收获季,时间一到便自动刷新田埂上体验生态农业的游客人群。

      我想起永德的水。学校有一片最大的水域叫一勺池,顾名思义,比汤勺大不了多少,整个湖面积不过30平方米,同学茶余饭后都戏称其为“一勺海”,算是对相隔不远的未名湖的“有力回应”。离家求学之时我认为有这样一片水域其实也不错,直到毕业回到永德,棠梨山脚忽的蓄起了一大片水域,绕湖而行,和煦微风让人流连,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于一体,将春天牢牢留在棠梨山脚。“旧时一勺海前宴,化作棠梨山下风”,难得蹦出的艺术“细胞”是我对这颗“璀璨明珠”最发自内心的歌颂的。

      我想起永德的猴。其实我没见过永德的猴儿,但我切切实实知道它们就在这里,那是在淘金河神秘原始森林中漫步时,看见2亿3千万年前喜马拉雅宏伟造山运动带来的高大树冠上西黑冠长臂猿造成的摇曳,是驱车穿过猴子沟隧道时听见“空谷回响”的印支灰叶猴的长啸,万物欣欣向荣的场景大抵如是。每每至此,我都会在感慨造物神奇的同时,对这些有灵生物得到一片栖息之所而感到欣喜。

      我想起永德的人。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永康自然造型美、精致细腻、极具神韵的土佛下,人们带着对自然伟业的崇敬举行隆重祭祀,在开春时节许下心中的愿望,祈求来年健康、平安、富裕发达和幸福。农历二月十五,春意正浓,在彝族俐侎人桑沼哩节的时候,跟着神秘的黑衣部落围跳“乌尺”(葫芦笙舞),中心的火塘是俐侎人驱虫杀菌微气候系统的生态实践,古老的“山神祭”仪式延续着对自然的敬畏,蕴含深奥的生态哲学。

      我总是想起永德长留的温婉的春天。

      后来听说,黄山九龙峰发现了全球新物种,命名“蔓生景天”,我偶有那年秋天在黄山所见所闻的回想,思索着保护区里的学者们也是有点艺术“细胞”的,没亲眼看见名字都透着浪漫的新物种,多少有些遗憾,但是遗憾转头就被家乡温婉的春色消弭殆尽,也难怪,身侧尽是春的气息,何故流连一面之缘。

      对了,也许你还没亲眼见到过永德的春天,不要紧,永德的春天一直都在。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