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强党建 擎旗奋进谱新篇
——我市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刊发时间:2025-07-02
A1版
作者:魏江跃 李微
去年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加强理论学习 强化思想政治建设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38期9276人次,完成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集中培训1.94万人次,开展其他集中学习11.83万人次,全面完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轮训工作;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1200余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百县千乡万村行”宣讲1400余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宣讲1400余场。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研究制定《临沧市市级基本培训方案》,启动党员、干部基本培训67期11249人次。打造“6+1”特色课程,深化班洪“三好”党校建设,承接各类培训63期3181人次,让党员干部在家门口就能接受高水平培训。
——学习教育见行见效。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四个看一看”作为检验学习成效的标尺,用身边人、身边事对10万余名党员干部开展警示教育,以学纪知纪明纪促进遵纪守纪执纪。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体推进学查改,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贯穿始终,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梳理建立学习教育问题清单,深入查摆问题,确定集中整治项目321个,整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聚焦关键领域 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组织体系力量充分彰显。持续以“一廊一带一片一道”建设,推动“五抓五促”重点任务,推动基层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实施88个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和1个“四位一体”项目,累计创建“云岭先锋”系列品牌25个,省市示范党支部180个,构建了“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聚片成面”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抓实村(社区)“两委”换届准备工作,培育储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2702名。深入实施“887行动”,建立“政府、社会、亲属、邻里”多方参与机制,切实提升“一老一小”关爱服务质量。突出“精准订单”招引,办好“家门口的务工车间”,让群众在家门口有事做、有钱赚、顾好家。制定出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若干措施》,细化6个方面25条重点任务,持续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
——各领域党建提质增效。在机关,深入开展“三年行动我带头”活动,深化政治机关和模范机关建设,机关评议群众满意率达97%以上。在城市,“书记领办”项目稳步推进。在国有企业,组织开展国企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及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回头看”,不断推进国有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在学校,275所公办中小学校全面完成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引领带动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公立医院,加大“双带头人”培养力度,54个临床医技科室党支部书记均由业务骨干担任。在两新,扎实推进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党员先锋作用充分发挥。常态化稳妥有序推进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工作。针对不同类型党员特点,搭建党员日常发挥作用的有效平台,引导党员在网络空间积极发挥作用,主动传播正能量,引导党员立足本职、创先争优,积极投身“三大经济”建设,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作用。
坚持实干笃行 培养造就过硬干部队伍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支撑。
——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研究起草政治素质考察操作办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推动临沧现代化建设意见等文件,分领域制定18个考察清单,开展先行先试工作。组织开展蹲点式一线大调研,建立“六个一批”优秀干部库。健全“345”村干部激励机制,面向优秀村(社区)干部定向招聘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6名,切实让村(社区)干部政治上有奔头、经济上有盼头、工作上有干头。编制《干部工作政策指引》,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在强边固防、基层治理、重大项目等一线提拔、进一步使用和晋升职级处级干部占比达60%以上。建立乡镇干部调离备案机制,推动职级晋升向基层一线倾斜,动态保持乡镇空编率10%以内。
——公务员队伍结构持续优化。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公务员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及云南省若干措施,招录急需紧缺专业目录人员占50%以上,考录硕士研究生55人,“双一流”高校毕业生121人。认真落实招录向基层倾斜政策要求,2025年度县乡考录公务员人数占全市考录总数的96%。用好用活调任政策,从学校调任3名懂教育、会管理的优秀人才担任县级教育体育部门领导班子成员。
——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制定出台《临沧市“兴临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及21个配套办法、细则,构建人才工作政策体系“四梁八柱”。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引进各类人才1397人,评审认定高层次人才(团队、机构、项目)106名(个)。积极争取4名院士领衔、24名专家学者参与的2个云南省专家人才产业服务团,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12个,2户企业入选云南省新型研发机构,组建“院士专家团队+市级科技人员+县(区)级科技人员”共726名的三级科技服务团队。在全省市级层面首家挂牌成立临沧市人才发展集团,以市场化方式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用好市外人才资源,组织开展“我为家乡讲堂课”等活动,推行“兴临惠才卡”人才礼遇制度,营造了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党旗猎猎指引前进方向,初心如磐铸就伟大梦想。我市始终坚定不移地加强党的建设,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持续跃升,攀登新高峰,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临沧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