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守时”
刊发时间:2025-07-03
A3版
作者:何岩
不论是在工作场所、学校教育还是日常社交活动,一个人的守时行为能体现其对时间的尊重与珍惜,同时也反映出个人的责任感。守时不仅是准时到达的一个简单要求,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是一种文明的表现。
从幼儿园开始,孩子就被教导要学会守时。幼儿园通过签到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守时的好处,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时间观念和习惯。这种从小培养的习惯,对于孩子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而在职场中,守时更是职场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迟到或早退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工作效率,还可能给团队带来不便,甚至影响到整体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守时还关系人际交往中的信任和尊重。在任何一项活动中,如约会、会议或考试等,守时都是对对方的尊重。不守时不仅会破坏这次交流或约定的氛围,还可能因为延迟而错过一些重要的机会或信息。因为在现代人际关系中,守时不仅是礼貌和诚信的表现,更是建立信任和促进合作的基础。
然而,守时并非易事。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多样化使得人们很难完全把控自己的时间,加之交通堵塞、电话干扰等因素,想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几乎成了一种挑战。但是,即便面对困难,守时的人仍然选择了坚持和努力。这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是对生活和责任的深刻理解。
守时的价值不应被忽视。它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守时都是一种值得追求的品质。正如鲁迅先生所言:“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守时则是珍惜时间、尊重生命的最佳方式之一。
总之,守时不仅是一种个人品质,也是一种社会美德,关系着我们的工作效率、人际关系以及个人的成长发展。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