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技师学院三个融合推动学习教育提质增效
刊发时间:2025-07-09
A3版
作者:杨焱
本报讯 (融媒体记者 杨焱)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以来,临沧技师学院紧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从思政课建设、青年教师成长、校园文化浸润等“小切口”入手,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深耕思政“主课堂”,让全环境立德树人与文明校园创建深度融合。坚持把思政课作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主阵地”,通过“三入”路径提升育人质效。把课程内容精准化嵌入。制定《临沧技师学院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进课堂实施方案》,将习近平总书记3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纳入《思想政治》等课程核心内容。把实践教学常态化渗入。设置院长信箱,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廉洁文化月”“文明班级评比”等活动,将“精简活动流程”“节约实训耗材”等纳入考核指标,今年以来学生发起“光盘行动”等实践活动7个,优化社团招新、技能竞赛等活动流程13项,实训耗材损耗率同比下降20%。把师生互动具体化引入。实施“思政教师+班主任”双导师制,常态化开展“守纪律、讲规矩”教育。2025年春季学期累计开展专题教育18场次,覆盖学生54000余人次。
激活青年“生力军”,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成长全过程融合。突出青年教师群体,以“青年教师读书会”为载体,构建“学、督、践”闭环机制,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师德养成、职业成长。深化“学”有深度。每月固定1次组织35岁以下青年教师开展“读原著·悟初心”活动,通过“领学+研讨+撰写心得”闭环模式,创新“1本原著+X个基层案例”的“1+X”学习模式,推动规定精神从“文本”到“内心”。强化“督”有力度。每月开展“作风体检”,通过案例剖析会、师德师风建设情况通报等方式强化约束,守住小事小节。实化“践”有温度。组织2批6人次青年教师参与驻村工作队,组织5批73人次青年教师参与社区志愿服务队,让青年教师在服务中践行使命担当。今年以来,有47名青年教师深入8县(区)开展电商技能培训等服务32场次,覆盖群众1200余人次。
浸润文化“软环境”,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校园全场景融合。推动阵地建设“可视化”。在教学楼、食堂、超市等区域粘贴廉洁标语牌20余处,利用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推出“每日一规”“身边榜样”等专栏,重点展示精简会议、节约开支等具体要求,让师生“抬头见廉、低头思廉”。推动活动载体“品牌化”。打造“清风校园”系列品牌活动,举办“廉洁故事我来讲”演讲比赛;组织“家风家训”征集活动,收到作品260件;开展“节约标兵”“最美宿舍”等评选,表彰学生90人。推动文化融合“本土化”。结合临沧边疆文化特色,编写校本教案7个,依托学生社团开展“技工说廉”“工匠倡廉”等特色节目,让纪律要求更具“本土味”。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