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河镇:“422”养殖机制激活产业富农新动能
刊发时间:2025-07-09
A2版
作者:李川 李秋雁 王继泽
本报讯 (通讯员 李川 李秋雁 王继泽) 近年来,凤庆县三岔河镇牢牢把握“兴产业、促就业、带民富”工作主线,探索“422”养殖机制,有效激发联农带农内生动力,带动群众持续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四包”服务降门槛。三岔河镇构建“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党员示范、农户参与”的产业发展模式,全面推行“包供苗、包保险、包技术、包回收”的“四包”服务体系,并配套落实统一种苗、保险、防疫、培训、保价回收的“五个统一”标准化管理措施,有效破解农户“不敢养、不会养、不好卖、收入低”等问题。
松花村志富生猪养殖合作社依托村党组织领办,实行党员带动示范。2024年以来,累计带动32户农户代养生猪321头,实现户均增收5183元,形成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的良性循环。
“两保”机制拓链条。为破解资源瓶颈、延伸产业链条,三岔河镇党委打破村域限制,推动党组织跨村联建,打造区域联动养殖试点基地。同时,推行“底价投放+保价回收”的“两保”机制,并为所投仔猪统一购买保险,为农户提供“双重保障”。
在王平村试点基地建设过程中,三岔河镇党委统筹协调,联合王平、松花等村党组织共同推进,由志富生猪养殖合作社以优惠价格投放仔猪420头,带动122户农户参与养殖,回收价格不低于每市斤8元,切实增强了农户发展信心,推动实现跨村联建、资源共享、抱团发展。
“双重”收益促共赢。三岔河镇党委积极指导合作社构建“养殖+种植+务工”一体化发展模式,打造绿色循环农业链。一方面,推广饲草种植与粪污还田等循环利用技术;另一方面,吸纳农户就近务工,实现“土地租金+工资收入”双重收益。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