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脊梁”
刊发时间:2025-07-14
A3版
作者:张学亮
我的舅舅是镇康县木场乡青树村的一名护林员,整天打着裤腿,戴着草帽,穿着胶鞋,肩扛锄头并携带树种,从早到晚山进山出地奔忙,人们称他“管山的”。
青山是故乡。
缘于天天走远道、爬山头和过荆棘,风雨无阻,舅舅平均两个半月就会穿烂一双胶鞋。还好,一些好心的亲戚朋友(包括远在红河的我们一家),不时会把自己半新不旧的鞋子省下来,捎给舅舅,接济于他。因为大伙儿认为:舅舅在做一件每天被地球感动的事,实事,善事,大好事。
在乡下农村从事“管山”这差事,起初,没少得罪人。毕竟,先前的农村经济不算富裕,对林草的生态安全战略意义不太体悟、不大理喻,加之当时人们生态保护意识比之现在淡漠了许多,因此,当时“管山”的舅舅,确切地讲,不大受某些人欢迎,甚或不招有的人待见。
听说一天,村头一家开豆腐店的远远瞟见他走来,便鬼子进村般地迅疾关门蹿躲。吃了闭门羹的个舅舅,始料未及,抹甩着汗粒,愣傻了眼。
为什么?
原来,舅舅得到举报,听说这家人为了考量降低生意成本,在豆腐店燃料问题上动起了歪主意,即想办法靠山吃山、以柴替煤。于是,常常黄昏时分,待舅舅巡山过后便悄悄溜上山,带领家人偷偷摸摸地修枝伐木。接着,趁着夜幕搬运回店。长此以往,影响恶劣,群众意见很大。为此,舅舅特意赶到豆腐店查看。
然,偏让人家急火的是,只见舅舅瘫坐于豆腐店前面石阶上,掏出手帕擦拭满脸的汗粒。随即,悠然扇动草帽,那状貌,似乎等不来人,便压根儿不打算撤去。这般,让豆腐店老板抓耳挠腮,真真哭笑不得。最终,不得不把盗得的枝木悉数交予“管山”的舅舅,并等待林业站处罚通知。不难想象,离去的舅舅不知要受这家人几多怨语、几多怒骂啊。
舅母曾跟我说起过多次,那就是,她们家地里快要成熟的玉米,在夜里,不知被谁用镰刀拦腰全部砍平睡倒,一望无际,多么可惜,谁看谁闭眼,谁见谁痛心。那么一刻,舅母和孩子扑在玉米地里,一边哭泣,一边苦苦哀求舅舅不要再管什么山了,说倘若再管下去的话,可能全家人性命都不保。然而,舅舅无语,靠着地头田埂,凝视远方,满脸愁云。
渐渐的,一些人见硬的不见效,便欲私下施些许好处于“管山”的舅舅,以求想通过舅舅的帮忙能获得一些采伐指标,甚而能弄到一张采伐许可证。
可舅舅宛若铁石心肠一般,毅然坚守职业道德操守,毫不犹豫地正颜厉色拒绝,丝毫不为之所动。舅母说起过,一次,一位平日里颇有些熟识的木材生意老板夜晚扛“宣威”火腿摸黑着来敲门。刚巡山回家稍许的舅舅未曾听他解释半句,一把推之出门,继而,插紧门闩,让那位扛火腿的木材老板颇为尴尬,确实再无他法,终而也只得悻悻然离去。
“法是法,情是情,假如开了‘口子’,总有一天,再大的青山也会变成秃山荒岭,青山没了,生态安全出问题,国家哪来什么希望?这一生,我有一个心愿:让青山永存,让水从青山里流出来,让村里的人都能喝上天然、纯净的山泉水,让村里的人都享上青山的福。”舅舅语重心长告诉过我这朴实而又沉甸的话语。每每瞟见舅舅家多年失修的老房子以及室中简陋至极的陈设,尤其那一台不知啥年代购买的17寸“虹美”牌黑白电视机,效果极差,画面信号总在隐约晃闪,懵懵然,我心中依稀生发出了莫名的感慨。
青山依旧。
只是当时我尚年幼,不大熟谙世间真道。倘若此一时分,我一定要亲口告诉舅舅,他并非有的人私下讥讽的“过时人”“迂腐者”“老古董”“坚持原则的憨包”,他和我们当下心目中的焦裕禄、孔繁森、杨利伟、杨善洲……委实一个样,都是国家的脊梁,都为人民的楷模。
清晰地记得,有一年暑假,我陪妈妈回临沧老家,那么一天,我终于有机会,饶有兴致地陪着舅舅进山。走着走着,忽然,舅舅停下了。接着,我看到舅舅弯腰蹲在一棵树下,随之,一只膝盖沉沉落地。
原来,山坳口这棵小树不知怎么招惹谁了,生生被拦腰折断,仅只半截粘连,可怜巴巴地耷拉着。
接下来的,我看见舅舅从兜里取出长长的布条,先把受伤的小树恢复至原状,再用两根笔直的硬木紧紧固定住,最后用布条旋绕着小心翼翼地缠裹包扎。不承想,接下来的,舅舅居然把自己的毛衣脱了下来,缓缓地给小树“穿”上。敢情是要为受伤的小树夜里“保暖”,我这么想。进而,舅舅拧开瓶盖,把自己所喝的水,全部一并儿地浇在了这株小树根部。后来,我发现舅舅轻抚着小树,垂下头,悲痛欲绝,红着眼睛,我的舅舅竟然流泪了。
孩子才会哭呢,怎么大人也会流眼泪?
醍醐灌顶,啊,我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舅舅眼里含着泪水?因为他对青山爱得深沉。这不,怀着一颗圣心去做事的话,一定会把事情做出神圣感。其实,青山有灵,每一棵树都是有生命的,必须受到呵护;每一棵树也是有尊严的,应该得到尊重。毕竟,美的最高境界是:和谐。
那一刻,我闭上眼,抿着嘴唇,骤然,爱温暖了我一生的寒冬,美好溢满了我的心房。
想到青山,想到美。真的,不想说再见,我多么渴望时间能够凝住,真的不愿意与舅舅转身离开这棵受伤的小树,真的不舍得离开无时无刻不让舅舅痴痴挂牵的青山。因为与舅舅相伴的这一天,每一刻都令我感动,每一分都让我宁静,每一秒都使我清纯。
青山情未了。
青山,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防线”,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归属民族振兴之基。可以说,保护青山,不失为一种远见、一种战略。青山美好了,中国才会美丽,民族才有希望。希望,在奋斗的路上、在护卫“情未了”的征程中。
由于常年奔波于乡间山林,风餐露宿,舅舅不知不觉落下一身的病痛,特别是颇为折磨他的沙眼、胃病、偏头痛,还有风湿性关节炎,等等。
然而,痛苦会过去,美会留下,正是因为舅舅克服千苦万难,长达多年坚持不懈地用心、用情守望,他所管护的青山茂密繁盛、生机盎然、苍翠如画,显得愈发的俊秀。尤其,青山里散布的几处早年因植被破坏而干涸的山泉不知什么时候,居然重又恢复了流泉淙淙、微动涟漪、群兽欢跃和“清泉石上流”之奇观美貌。
青山更青。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生命之源;青山,水源之母。一切,因之而美丽;所有,缘之而动人。那么,当地百姓呢?村里人真的喝上了山泉水,免费的,喝起来有点甜的纯天然山泉水。他们嘀咕自己真有福气,宛若生活在童话里,终日吮吸着青山的芬芬,沉醉于山泉的甘美,聆听着鸟雀的欢鸣,甚至不时还能品尝到林中野生菌的清香,真美啊,空气都是甜的。
慢慢地,“管山”的舅舅不经意间升华成了他们心中所敬仰的人,人们记惦舅舅的好,感佩他多年来的痴心、坚守及不易。山高人为峰,开始有人把舅舅赞誉为:“青山脊梁”。
舅舅,一位心灵宛如青山般纯净、澄澈、未曾受到污染的敬业者,一位倾注身心钟爱其护林工作的人,灵魂干净,心里永远一片青翠。他,全其神,专其业,每天把工作当成作品来完成,一个目标,一生追求。不知觉间,他已然把自己也铸就成了一座“青山”,巍巍屹立的“青山”。心中有爱,心就会美丽,心美,一切都美。因而,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大好形势中真切领悟到了奉献的意义、生命的真谛,理喻透了所献身之护卫青山事业的神圣与伟大。
蓦然回首,舅舅此般的“青山护卫”,只是临沧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青翠,是景致,是风貌,更是希望,必将伴临沧走远,在更美中,走向更远。
此时此刻,我的笔业已颤抖,为一位“管山”的好舅舅;我的胸腔涌动起至高的敬意,为新时代每一位辛勤耕耘于临沧林草战线的工作人员;我的心田充盈着无比的愉悦和自豪,为“绿美临沧”的生机与美好,为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祖国以及为了“生态安全”建设而不懈奋斗的每一位中华好儿女!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