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做强“链”上文章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刊发时间:2025-07-14
A2版
作者:杨永平 罗恒春 白云龙
机制创新强联结 茶农企业共富裕
凤庆县做强“链”上文章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本报讯 (通讯员 杨永平 罗恒春 白云龙) 近年来,凤庆县立足茶叶主产区优势,围绕茶产业提质增效目标,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茶农”多元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释放茶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综合效能。
为推动资源整合与组织重构,凤庆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支持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鼓励本地龙头茶企加强对农户的技术指导与订单协作,构建起“组织共建、标准共定、效益共享”的联结体系。目前,全县已有百余家合作社与企业形成稳定供采关系,服务覆盖茶农超过6万人,产业协同能力显著增强。
在凤山镇红塘村,当地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通过整合散户茶园资源,统一品种培优、生产管理和鲜叶交售,推动小农户融入现代茶业链。村民张绍军感慨:“过去一家一户种茶,卖价低还不稳定;现在有合作社牵头统一供货,企业还上门收购,种茶踏实多了。”
龙头企业在推动机制落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大摆田茶厂近年来持续深化“企业+基地+农户”联结模式,通过统一种植标准、保底价格收购、季节性用工等方式,把产业红利更广泛地惠及茶农。据统计,该厂累计带动群众就近就业1.1万人次,稳定用工260人,2024年鲜叶收购款达5400余万元,为当地农户增收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不仅如此,凤庆县还积极推广订单农业和标准化种植,健全“合同+服务+收益”模式。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组织技术人员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品种改良、绿色防控、质量检测等服务,让茶农真正实现“好种易卖、稳产稳收”。
当前,凤庆县正着力推动茶产业全链条升级,延伸茶叶初加工、精深加工及品牌营销环节,鼓励“茶+文旅”“茶+康养”等多元融合发展路径,不断拓展产业边界。同时,通过出台扶持政策、建设产业园区、打造地标品牌,推动资源、资本、人才等要素加速向茶产业聚集。
一套机制联结起多个主体,一片茶园托起万千茶农。下一步,该县将持续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党建引领与主体协同,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