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籽籽共绘同心圆 石榴花开别样红

    刊发时间:2025-07-15

    A1版

    作者:吴成光  吴启芬 闫建刚 张禹旭

    我市深化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实践,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籽籽共绘同心圆   石榴花开别样红

      石榴结籽心连心,民族团结一家亲。临沧地处边疆民族地区,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意义重大。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实际,聚焦“域、红、融、点、宣”五字诀,不断拓展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实践路径,有力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边疆绚丽绽放。

     

    立足“域”字筑基——

    构建互嵌式社区环境

      扎实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有序推动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共创共享美好生活。

      印发实施《贯彻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的实施意见》,建立会议制度、联络员制度、信息通报制度等三项机制,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协同、全员参与、合力推进”的互嵌式发展工作格局。

      科学合理推动大中小城镇布局,高质量完成全市913个行政村(社区)“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在《临沧市中心城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中,按照“15分钟或5至 10分钟”社区生活圈布局和配置要求,完善城镇社区服务设施。

      统筹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2024年,全市开工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841套,在建城镇棚户区、老旧小区及城市危旧房改造项目5.7万户,实施绿美城市建设项目180个,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39.27%。

      

    着眼“红”字引领——

    深化互嵌式社会治理

      强化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引领作用,推动各民族互嵌式社会治理。

      健全完善“乡(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小组和居民小区党支部-村居民聚居点和小区楼栋单元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通过设置6.4万个五级网格,选配网格长6.4万名、网格员12万名,实现基层党组织体系网与社会治理体系网“两网”融“一网”。

      制定《社区工作准入制度》,采取“5+4+2”模式配强社区基层队伍。推行县(区)、街道、社区联合党委工作制度,有效促进“党员联管、组织联动、资源联用、责任联担”。

      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站),落实“开放式办公、一门式受理、一口清导办”高效机制,以精细化的民生服务,谱写民族团结“连心曲”。

      

    彰显“融”字内涵——

    塑造互嵌式社会结构

      文化浸润聚人心,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广泛开展“戏曲进乡村”“四季村晚”等系列活动;耿马泼水节舞曲《哦迪咔》火爆全网;开展“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文化惠民演出活动266场,惠及群众48万余人次;承办云南省第六届群众文化“彩云奖”评奖及展演活动;《勐相耿坎·傣拳师》巡演及现代滇剧《道亦有道》广受好评;作品《空山寂》荣获第十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行动,净增经营主体2.86万户、“四上”企业110户,3个商会被表彰为全国“四好”商会。编制重点产业链图谱,吸引福建三山集团、上海均和集团等一批重点企业落户临沧。

      实施“技能临沧”行动,深化“沪滇”劳务协作,推动1995个新型经营主体与9.12万脱贫户建立稳定利益联结关系,实现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5.73万人。与上海市崇明区携手打造“临沧籍海装技能人才”品牌,向东部地区转移劳动力9418人。

      

    突出“点”字带动——

    选树互嵌式社区典型

      推动“和和美美一家人”互嵌式社区建设,贯彻执行《云南省“和和美美一家人”互嵌式社区建设工作导则》,努力建设一批空间互嵌的“和美邻居一家人”社区、文化互嵌的“和美同乐一家人”、经济互嵌的“和美幸福一家人”社区、社会互嵌的“和美安康一家人”社区、心理互嵌的“和美相亲一家人”社区等互嵌式社区。

      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测评指标》为“指挥棒”,深入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创建。目前,全市成功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11个。

      深入实施“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工程,制定沿边社区示范创建计划,着力将沧源佤族自治县班洪乡和班老乡打造成为全国爱党爱国、边稳民富、民族团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区,将边境三县打造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

      着力打造临翔区玉龙社区、锦凤社区等“和和美美一家人”社区,推行数字网格化管理,推广应用“临翔慧民居”小程序,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务,并组织开展“少数民族茶艺师培训班”、“石榴红”主题月等活动。建成产值突破1亿元的全省首家集“创业孵化园+众创空间+青年之家”三位一体的临翔青年创业园等平台,全面构建起民族团结进步智慧和谐、美丽幸福的“石榴红大家园”。

      

    扩大“宣”字效应——

    营造互嵌式社会氛围

      融合“线上+线下”方式,深化“互联网+民族团结进步”行动,在“云南网”开设“党的光辉照边疆,石榴花开艳临沧”专栏,持续刊播“临沧社区故事”“临沧社区经验”。

      把社区打造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宣讲基地,充分发挥市、县(区)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等团队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宣讲活动,让宣传教育更接地气、深入人心。

      结合传统节日、民族节日和宣传月主题,广泛深入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举办民族服饰T台秀、文艺表演,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流动课堂进社区”活动,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