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临沧汇聚社科智慧助推边疆治理

    刊发时间:2025-07-17

    A3版

    作者: 陈玲 茶中凤

    科研赋能解治理之困   科普矩阵释群众之惑

    临沧汇聚社科智慧助推边疆治理

      本报讯   (通讯员   陈玲   茶中凤)  近年来,临沧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足基本职能,在科研赋能与科普矩阵两方面出实招、求实效,有效助力边疆治理,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思想动能与智慧力量。

      科研赋能解治理之困。坚持“一线工作法”,建立下基层调研长效机制,围绕全市重点工作布局,将干部职工编组为8个调研组,确定16个调研课题,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村寨、项目现场等基层最前沿,通过实地走访、蹲点调研、现场观察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形成专项调研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推动调研成果从“纸上”落到“地上”。借力“云南社科专家基层行”平台,积极争取社科专家调研咨询活动在临沧开展。咨询活动中,政府围绕发展和治理之困确定“需求清单”,专家结合研究专长提出“课题清单”,通过“需求共诊、过程共研、成果共创”,将社科理论的“思想力”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力”。近年来,“云南社科专家基层行”到临沧开展活动5次,形成调研咨询报告39个、提出破解困局的对策建议176条,从文章到“奏章”,汇集社科人才书写“解题新篇”。发挥本土社科专家“思想库”作用。建库储备市级社科专家人才180人,引导本土社科专家围绕发展所需和民生关注建言献策,精选专家优秀成果编印《临沧市社科专家学者理论文集》《临沧社科专家社会调查研究汇编》等书籍4部,收录高质量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66篇。“项目化”推动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按照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分类资助,鼓励各类社科人才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撰写学术论文,2024年申报项目100项,确定立项50项。高质量办好“临沧市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聚焦临沧实践设置特色主题,面向全市各类社科人才开展征文活动,邀请社科专家对征集的理论文章进行评审,推出一批优秀学术论文。近年来,学术年会平台推出高质量理论文章164 篇。把优秀论文和调研报告提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通过社科研究咨询方式将对策建议转化为市委决策结果、转化为政府施政措施,有力助推边疆治理。

      科普矩阵释群众之惑。聚焦群众“听懂”,深耕理论宣讲,精心办好“云岭大讲堂·临沧讲坛”。将优质师资向基层倾斜,将85%以上的课程下沉到县级,让“云岭名师”授课直达基层干部群众。着力打造“我们都是收信人·临沧社科宣讲”品牌。立足多民族聚居特点,突出破解“语言关”与“文化关”的双重屏障,储备一批“收信人宣讲团”“支书宣讲团”“阿数瑟科普宣讲团”“火塘科普宣讲团”“双语宣讲团”等社科普及宣讲资源,运用大众化生活化的话语表达,第一时间宣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及政策法规,用“大白话”讲清“大道理”,今年来开展社科理论宣传宣讲1300余场次,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聚焦群众“感知”,深耕基地科普效应。全市16个社科普及基地结合各自特点,紧紧围绕党的创新理论、经济社会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地域特色等适时开展报告、讲座、咨询、培训、展览、图书创作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160余场次,大力展示和推广红色文化、非遗传承、地方历史,培育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科普品牌。聚焦群众“收获”,深耕集中宣传活动,充分发挥社科联“联”的作用,组织各成员单位集中开展法律法规、政策和知识的宣传普及。2025年科普宣传周开展了集中示范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讲、社科普及基地“科普秀”、民族团结故事我来讲、社会科学普及作品集中展示等活动,受众20余万人次。聚焦群众“关切”,深耕社科普及创新。针对广大群众对地名由来的浓厚兴趣,创新开展“探寻地名由来科普行动”,构建“1+8+N”工作体系,“1”即临沧这个地名的由来,“8”即8县(区)地名由来,“N”即多个小地名由来。将地名演变与边疆发展史、民族融合史相结合,地名文化挖掘转化为可视化、大众化的科普产品,打造社科普及“特色IP”。采用“历史照片+现代地图+3D模型”融合呈现,将枯燥的史料转化为“听得懂、记得住、有共鸣”的故事。构建“多平台联动、全渠道覆盖”的传播体系,依托“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七彩云端”、云南省社科联微信公众号等省级平台,借助“临沧早八点”“临沧社科联”、县级融媒体等本地公众号贴近群众,形成“省、市、县”三级传播矩阵。大力挖掘和推介反映临沧地域特色、文化传承的优秀作品,《一根团结捧》《旋转的非遗》《赛嗨》《再忙也要见》4部作品被评为“人文社科之光”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云南省优秀作品,其中《旋转的非遗》被推荐参加全国第三届“人文社科之光”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