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对统计核算体系提出的要求和实践路径探析

    刊发时间:2025-07-21

    A3版

    作者:吴大雁

      2021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时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其特点可概括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与充分开放。这一理念要求打破管理本位,开放地方市场,实现市场基本规则、要素市场、资源市场等的一致性,同时确保市场监管的全方位公平统一。在此背景下,创新与优化统计核算体系,以适应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推动统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成为统计机关及从业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对统计核算体系提出的要求

      (一)更高的统一性和一致性要求。传统统计工作虽有统一性要求,但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加快建设,对统计核算体系的统一性提出了更高标准。包括各地域对同一统计方案的统一执行、新统计政策的全面贯彻以及监管层面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标准的统一等。然而,我国城乡、区域间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在统一大市场建设进程中,如何协调这些差异,实现协同效应,是统计核算体系更新建设中的难题。

      (二)更高的流程化和标准化要求。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需要科学合理、高效低耗的标准化流程,这对统计核算体系的流程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需深化流程管理方法运用,分析排列关键控制点,明确各关键控制点的步骤性、时效性要求及责任主体,使统计核算体系在规范约束中持续精进。

      (三)更高的全覆盖要求。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的统计核算体系需覆盖全国范围内的各类市场主体、劳动力、资本、商品和服务等市场相关要素。任何缺失或遗漏都可能造成市场运行的不合理缺位,打破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公平性,因此必须确保统计范围的全面性。

      (四)更强烈的相机抉择要求。全国统一大市场复杂多变,要求统计核算体系具备相机抉择能力,即能及时应对市场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统计核算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持,若能全面细致地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将更好地服务于统计工作,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五)更大的复杂性和阶段性挑战。全国统一大市场体系需要迭代升级,统计核算体系也需适应其阶段性和复杂性,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管理策略,随着市场变化进行多维度、多阶段自我调整,实现自我迭代和赋能。

      二、统计核算体系的主要难点

      (一)数据碎片化和孤岛现象严重。一方面,统计数据分散在众多应用系统中,系统间业务数据未整合且整合难度大,导致数据碎片化。另一方面,数据孤岛现象突出,各地区、各部门间数据标准不一、共享机制不畅,阻碍了市场信息流通和政策制定与监管的有效性。例如,各系统来源于不同供应商,数据格式、编码规则等差异大,整合共享难,无法形成统一、可比的宏观经济数据体系。

      (二)数据更新滞后与缺失,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统计核算制度存在数据更新滞后与缺失问题,各地方、部门更新周期不一,影响政策制定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同时,数据质量差异大,数据来源不一、标准各异,导致数据口径差异大、可比性差。地方保护主义、行业壁垒等因素干扰数据真实性和全面性,而地区、部门技术水平差异和统计制度执行力度不一也影响数据质量,进而影响决策的科学性。

      三、破解统计核算体系难点的建议和实践路径

      (一)通过 “两使用两保障” 打破数据孤岛和碎片化壁垒。一是使用统一标准,构建全国统一的统计数据标准体系,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编码规则和交换标准,确保各地各部门间数据一致性和可比性。二是使用同一平台,搭建数据共享平台,促进不同部门、地区间信息无缝对接。运用数字技术整合、标准化与共享数据资源,提高数据利用效率,为政策制定与市场监管提供支撑。三是保障数据安全,采用先进加密技术和隐私保护算法,建立数据访问控制机制,确保数据传输、存储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保护企业和个人信息安全。四是保障技术核心,引入先进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加强统计人员专业培训与能力建设,确保数据准确性、时效性和可比性,推动信息高效利用与市场统一发展。

      (二)引入流程化管理理念,推动全国统一统计体系建设。从国家层面推动全国统一的统计体系建设,采用流程化管理手段,将各地、各部门纳入统一管理规则,同时尊重个性化统计管理需求。统计部门应实施专项统计核算体系管理,确保管理效果,提升统计核算体系实施和优化效果。

      (三)建设绿色统计核算体系。通过政策和法律法规,将现有系统或共享平台纳入全国统一绿色统计核算体系。明确数据共享范围、权限和责任,减少重复采集、加工和处理工作,提高数据利用效率,实现绿色统计核算管理。例如,将现有数据共享平台纳入统一平台对接范围,成为子系统或子平台,保障数据及时性和有效性,同时监控数据质量。

      (四)巧用数字技术解决数据更新滞后和缺失问题。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采用实时统计数据采集系统,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市场数据即时捕捉与传输,克服传统统计滞后性,确保数据实时性。智能填补缺失信息,通过智能算法识别并填补缺失信息,保障统计核算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对统计数据进行技术清洗和预处理,去除无效、重复或错误数据,利用算法检查和填补缺失值,为统计分析决策奠定基础。应用前沿技术进行数据治理与质量控制,借助区块链、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统计数据收集效率与准确性,通过智能校验与清洗机制,确保统计核算时效性与可靠性。区块链加密技术保障数据安全共享,大数据分析技术监测数据质量、溯源纠偏,预测未来走势。

      (五)提升源头统计数据质量,加强核心数据保护。加强企业数据整齐划一,通过统计机关统一要求,增强统计主体单位责任感,制定政策、规定和管理办法,落实责任划分,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强化统计数据质量控制措施,引入AI 审核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提高初步审查效率和效果,自动校验、识别或剔除异常数据,降低人工介入和干预,保障数据准确性。同时,定期回顾统计数据源质量,建立长效反馈机制。

      总之,运用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能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统计核算体系建设注入活力,促进统计工作跨界、多平台和多学科融合发展,为完善统计核算工作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提供支撑。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