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乡亲收获“务工甜”

    刊发时间:2025-07-23

    A2版

    作者:张蕊

      眼下正值豇豆采收旺季,在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班搞村豇豆种植基地内,连片的豇豆藤蔓顺着支架向上攀爬,翠绿的豆荚挂满枝头,一派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

      “看着这挂满枝头的豇豆,心里比蜜还甜。”班搞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强笑着说。

      “村里把发展特色种植作为促农增收的重要抓手,让土地发挥最大价值,让乡亲们能够增收致富。鼓励有经验、有能力的农户带头种植,就是要以点带面,带动更多人增收。”王强介绍,自去年班搞村引进豇豆试种成功后, 6户农户主动站出来,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理,全程精心照料,为大家做出了好榜样。

      今年,6户种植大户带头种植的150亩连片豇豆,长势喜人,预计总产量能达到300吨,产值预估150万元。

      依托班老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豇豆一年在班搞村能收两季,豇豆种植、采收等环节对劳动力需求也持续且稳定。“最多的时候每天能有60人在这里务工,人均一天能挣100元,这为村里的闲置劳动力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王强说。

      作为带头种植的农户之一,村民肖新强去年试种积累了不少经验,今年心里更有底了。肖新强说,“我们种植户挣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带动乡亲们一起挣钱。我打算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再摸索点新的种植技巧,争取带动更多乡亲增收,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以前总想着出去打工,但家里老人孩子需要照顾,走不开。现在好了,在家门口的豇豆基地就能务工,每天能挣不少钱,还不耽误照顾家里。”正在地里忙着采收豇豆的陈美霞笑得合不拢嘴。

      从零散种植到规模发展,班老乡通过提供更多技术指导和市场对接服务,鼓励更多农户参与进来,让特色种植产业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引擎”。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