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六抓六促”打造优质高效工伤服务体系
刊发时间:2025-07-23
A1版
作者:李鑫
本报讯 (通讯员 李鑫) 近年来,临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新推出“六抓六促”工作举措,从服务优化、权益保障、结算便捷、风险预防、精准帮扶等多维度发力,构建便捷、高效、优质的工伤服务体系,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
抓“一件事”集成办,促服务窗口“无差别”。深化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在市、县(区)人社服务窗口设立“一件事”服务专窗,推行社保业务“集成办”,实现无差别“一窗受理”。同时,简化跨部门联办流程,印发社保公共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统一规范81项服务事项的办理标准,确保“同一事项同标准办理”。
抓“项目制”广覆盖,促建设工人“有保障”。针对建筑、交通、水利等重点领域建设工程项目,推行按项目工程总造价一定比例一次性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参保模式,将项目周期内所有临时用工人员纳入保障范围。目前,全市已有4.84万名建设施工企业从业人员享受工伤保险保障。
抓“费率杠杆”巧激励,促企业安全“增动力”。建立工伤保险费率浮动机制,依据用人单位工伤发生率、职业病危害程度、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等指标综合评估,对安全管理优秀的企业给予费率下浮激励,对事故率较高的企业适当上浮费率。目前,全市实行费率下浮单位6763户,上浮单位283户,有效引导企业强化安全生产。
抓“跨省结算”破壁垒,促异地就医“零跑腿”。与市内12家医疗机构建立协议合作,依托全国工伤保险异地就医结算信息系统,率先在临翔区人民医院开展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伤职工持社保卡即可实现医疗费用、康复费用等直接结算,大幅提升就医便捷度。目前,全市协议机构累计完成工伤医疗结算服务383件次。
抓“预防先行”强根基,促事故风险“源头降”。深入实施工伤预防五年行动,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开展“一对一”操作指导和“一企一课”定制化安全培训。同时,制作4部工伤预防警示教育片,以真实案例强化职工安全意识。目前,全市重点企业工伤事故发生率下降13%。
抓“暖心服务”进万家,促特殊群体“零距离”。结合“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建立“适老化”服务台账,组建社保服务先锋队,为重残人员、工伤职工及工亡遗属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政策宣讲、资格确认等服务。目前,全市各级先锋队累计进企592次、进村(社区)5630次、进家庭31760次,切实解决群众实际需求。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