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马校地携手推动榴莲种植
刊发时间:2025-07-25
A2版
作者:李彤 李春林 李荣
云南日报报讯 (记者 李彤 李春林 通讯员 李荣) 近年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瞄准高端水果市场,通过“校地合作”模式引入科研力量,推动榴莲产业从零星试种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为边疆县域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孟定镇地处北纬23°的热带边缘,年均气温22.9℃、年日照2200小时、年降雨量1600毫米、全年无霜期,独特的河谷气候和充足的日照,是国内少数适宜榴莲种植的区域之一。
孟定镇携手云南农业大学榴莲专家团队,以“政府搭台+科技赋能+企业运作+农户入股”模式,引进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等国的黑刺、猫山王、金枕等优质高端榴莲品种共106份种质资源。融合榴莲种质资源生产示范、教学科研实践、科普教育、研学旅游、系列培训等多功能的300亩榴莲特色产业园落户孟定镇遮哈社区。
目前,孟定镇共引种种植16棵榴莲大树,3200余株榴莲种苗,种植成活率98%以上。榴莲产业园中,正在抽芽转绿的榴莲树苗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党委副书记、榴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敖平星博士是该榴莲基地的技术负责人,他收集了孟定镇近20年来的气象资料及当地土壤理化指标数据,学习了国内外榴莲种植的先进经验,严格分析比对论证了在孟定种植榴莲的可行性。敖平星说:“孟定镇是全国最适宜种植榴莲的地区之一,但榴莲是典型的热带水果,引进来的榴莲很容易‘水土不服’,成活率低,不易开花结果。发展榴莲产业,离不开科研部门的支持。”他表示,团队将用“科技+”的思维,破题榴莲产业发展瓶颈,解决榴莲产业发展的重大“卡脖子”问题。
榴莲特色产业园坐落于孟定镇遮哈社区,与被誉为“中华傣家造纸第一村”的芒团村紧紧相连。“今后,我们要将榴莲产业园打造成融特色产业示范、科技交流培训、文化体验研学、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农科文旅’产业综合体。”孟定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