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首页
  • 时政聚焦
  • 临沧要闻
  • 公示公告
  • 边地文化
  • 人文地理
  • 沧江网评
  • 文明临沧
  • 洪峰浪尖筑起“红色堤坝”

    刊发时间:2025-08-01

    A3版

    作者: 郭建鹏

      连日来,受强降雨及上游洪峰叠加影响,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南袜河、南滚河水位暴涨,南袜河下城社区段1处发生漫溢护岸受损260米,南滚河贺海社区芒蚌组段左岸1处发生漫溢、护岸受损长10米,面对险情,孟定镇党委迅速响应,各级党组织闻“汛”而动,广大党员冲锋在前,在洪峰浪尖筑起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红色堤坝”。

    闻汛出击——10分钟集结先锋队

      “报告,贺海社区芒蚌组旁堤防决口。”7月22日清晨,暴雨如注,贺海社区党总支书记岩俄接到网格长兼党支部书记艾玉紧急报告。险情就是命令。岩俄立即通过村级应急广播发出动员“所有在村党员,带上工具,马上到芒蚌组堤坝集合!”

      10分钟内,芒蚌组及周边村寨57名党员带领群众全部抵达现场。洪水正从南滚河贺海社区芒蚌组段左岸一处10米长的决口汹涌漫溢,严重威胁下游89户村民安全。

      “快!砍竹子、装沙袋,先把口子堵住!”岩俄嘶哑着嗓子指挥。没有机械支援,党员带领群众跳进齐膝深的泥水中。芒蚌组小组长依团带领青壮年群众就地取材,砍伐河岸竹林。锯木声、夯桩声、吆喝声盖过雨声——一条由竹桩、沙袋构筑的临时挡水坝在洪水中成型,为后续抢险赢得宝贵时间。

      与此同时,孟定镇党委启动应急预案,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赴一线调度,镇级40余人抢险人员、10余台大功率抽水机、挖掘机、装载机、工程车等车辆和机械火速驰援,编织袋、救生衣等物资同步调拨到位。

    生命至上——60分钟安全转移262人

      “艾奶奶,水要漫进屋了,我背您走!”在芒蚌组,驻村干部芮宇晨踹开被杂物堵塞的院门,冲进84岁独居老人艾奶奶家中。此时洪水已漫过门槛,老人因腿脚不便被困屋内。芮宇晨蹲身将老人稳稳背上肩头,蹚着湍急的水流转移至安全安置点。

      转移特殊群体是贺海社区党总支防汛预案的重中之重。在堵住决口的同时,党总支书记岩俄迅速启动“包户到人”机制。精准摸排出的11名残疾老人、70余名60岁以上老人、40名8岁以下儿童被列为“重点转移对象”,党员按网格认领任务。党员突击队分片包干,“背、扶、抱”转移行动不便者;确认3名户籍在村但实际外住人员安全;对住房坚固群众实施“二楼避险”。

      “多亏党员们来得快!我慢性病的药都帮我带出来了!”被转移的村民俸大娘紧握药瓶感慨。

      仅用60分钟,贺海社区芒蚌组受威胁的84户262人全部安全转移,并得到妥善安置。

     众志成城——百姓货车变身“救援舟”

      抢险关键时刻,运输力量短缺。“我们的车全在转移老人,车辆不够!”岩俄焦急万分。此时,在附近经营烧烤店的个体户岩大哥主动站出来:“用我的货车!”于是,他驾驶载重货车往返多次,将沙袋、桩木等物资运抵堤坝,并协助转运行动不便群众。

      贺海社区的凝聚力在危难时刻转化为强大动员力。3家沿线企业提供运输车辆4台,组建“民间运输队”;非受灾片区党员响应党总支跨组支援号召,20余人自带工具加入抢险;年轻村民主动帮助残疾邻居收拾药品、生活必需品,确保“转移不落一人”。

      党群齐心之下,2000只沙袋迅速加固受损护岸,10米决口成功封堵,南滚河险情得到控制。在南袜河下城社区段,260米漫堤险情也在党员带头堆垒沙袋、机械清淤作业中被有效遏制。

      “党组织一声号召,党员群众立刻跟上,这就是我们的战斗力!”岩俄说。此次洪灾,孟定镇累计修复护岸270米,转移群众89户274人,水利设施损失被控制在最低限度。

      水退人进不停歇。在贺海社区芒蚌组,洪水退去,广大党员又开始忙着清理道路淤泥、消杀防疫;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评估蔬菜损失,制定补种方案;心理疏导队走访受灾群众,协调临时生活保障……从抢险到重建,“党员红”始终跃动在一线。


    222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