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永德县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路径探析
刊发时间:2025-08-04
A3版
作者:龚应莲
2025年3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做强做优做大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永德县作为典型的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还面临着转型意识不到位、创新能力不强、数字化建设薄弱、打造品牌能力不强、技术型人才缺乏等问题,针对此,笔者提出以下策略建议:
强化转型意识,激发产业联动活力
经过多年实践,永德县深刻认识到,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不能循规蹈矩,必须打破常规思维,探索“换道超车”的创新模式。一方面,永德县重新梳理传统农业的独特优势,精准定位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明确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共进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示范县建设,积极发展旅游、文化、健康养老等绿色服务业,全力争创低碳示范区,为经济发展注入绿色新动能。另一方面,加强全产业链布局,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培育以酒业、花卉、文旅、数字经济、生物制药为代表的五大新兴产业,打造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实现产业间的联动发展与优势互补。
优化营商环境,汇聚产业发展力
招商是发展的关键引擎。永德县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全力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以丰富的资源禀赋为依托,大力实施“央企入永”“国企入永”工程,吸引优质企业入驻。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企业精准服务机制,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安心发展。同时,积极引导企业树立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加大创新投入,破解科研投入瓶颈。借鉴一流企业的成功经验,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将创新成果与个人利益紧密相连,激发全员创新活力。大力引进关键人才,推动创新资源要素加速聚集,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拥抱互联网,加速数字化转型
以“永德数字农业服务中心”为示范,永德县开启农业数字化转型之路。运用农业大数据实现精准灌溉、智能施肥和病虫害精准防治,将新型规划成果精确落实到每一块土地,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指引。然而,面对当前数字化仍处于初级阶段的现状,永德县亟需加强顶层设计与统筹协调,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智能设备覆盖基层,站点服务切实支撑产业发展。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设立专家工作站,提供长期技术支持。加速推进“互联网+”工程,打造本土化交易推广平台,发展农产品电商。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块链技术应用,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推广数字农业应用,打造县域数字化转型标杆。
加强品牌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永德县以“抓有机”为引领、“创名牌”为抓手,构建“一村一品”可持续特色产业体系,持续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聚焦打造“中国一流熟茶产业”,强化“好熟茶·永德造”品牌定位,通过组建永德熟茶联盟、建设熟茶产业园区、抓好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等举措,推动优质原料向园区汇聚。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产业链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加快建设高原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及冷链物流一体化综合产业园,推动“果糖茶菜烟畜”等六大绿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推广“农业+旅游”融合模式,运用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下游延伸,实现产业升级新突破。
完善激励机制,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永德县健全以贷款优惠、税收减免、生活保障等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吸引“新农人”返乡创业。狠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加速推进“农民职业化”进程。依托永德职教中心平台,培养大批懂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化“烟农”“果农”“茶农”。创新构建“线上+线下”“请进来+送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模式,畅通人才培养渠道,强化针对性技能培训,打造专业型“新农人”队伍。充分激活“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人才资源,提升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育更多产业发展“领头雁”,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