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他们为群众筑起生命线
——永德县防汛救灾一线见闻
刊发时间:2025-08-06
A3版
作者:张之译 熊晨慧
“要不是工作队组织连夜抢修村主干道塌方,我们出行就彻底断了。”望着恢复畅通的道路,永德县大雪山乡大平掌村村民杨金清满怀感激。
暴雨来袭时,驻村工作队员们在泥泞中彻夜奋战,用最快的速度打通了这条至关重要的“生命线”。
面对严峻汛情,永德县117支驻村工作队、317名队员闻令而动,迅速进入24小时“战时”状态。他们与村“两委”、党员群众协同作战,将一张精密的安全网撒向每个角落。从地质灾害隐患点到低洼易涝区,从老旧危房到河道堤岸,处处留下他们排查的身影。
预警信息如何穿透雨幕?村级“大喇叭”循环响起,微信群信息实时跳动,工作队员挨家挨户敲门提醒,确保预警到户、提醒到人。面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残疾病患等特殊群体,队员们落实“一对一”包保责任,只为险情升级时能争分夺秒,安全转移。相邻乡镇、村寨的工作队员打破藩篱,共享险情、合力攻坚,在交界塌方、滑坡等危急时刻并肩作战。
雨势如注,道路中断,山体摇摇欲坠。危急时刻,驻村工作队员们挺身而出,在暴雨中为乡亲们撑起一片天。乌木龙乡扎模村第一书记鲁荣昌巡查时敏锐发现李廷志家地基塌陷、地面开裂的险情,果断组织人员安全转移,避免了一场悲剧;亚练乡忙回村工作队员吴建发现道路边坡塌方后,迅速组织清理,保障了村民出行安全……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旗飘扬,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78支党员抢险突击队在风雨中火速集结,清障开路、排险固堤。他们协助安全转移安置群众50余人,抢修村组道路近600公里,清理修复边沟380余公里。泥水与汗水交织,在救灾最前沿筑起了一道道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
当洪水退去,恢复重建的接力赛随即开始。队员们迅速转身,勇担带领群众重整家园的重任。他们深入田间地头,逐户核查灾情,精准建立台账,为后续帮扶铺路搭桥。同时,积极协调民政救助、农业保险、信贷支持等政策,帮助乡亲们渡过难关。
大雪山乡勐旨村第一书记邓春瑰第一时间深入泡水的临沧坚果基地,指导农户清淤排涝、扶苗定植,科学减灾;永康镇送归村第一书记杨家寅则迅速组织修复2.7公里受损的烤烟产业路,保障了烟叶的及时采烤……各驻村工作队积极对接行业部门,邀请专家指导,组织劳动力互助,提升人居环境,全力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挡墙眼看要塌了,是驻村第一书记带人帮我们及时转移。后来房屋庄稼受损,他们又帮我们跑补助。有他们在,心就安了。”小勐统镇河边村村民李有荣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群众的心声。
风雨见证担当。在永德县防汛救灾一线,党旗在风雨中愈加鲜艳,无声诉说着新时代驻村工作队守护万家灯火的承诺。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