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光伏产业“照”亮绿色发展路
刊发时间:2025-08-08
A2版
作者:关汪武 赵芬芬
依托资源优势 抢抓发展机遇
沧源光伏产业“照”亮绿色发展路
本报讯 (通讯员 关汪武 赵芬芬) 近年来,沧源佤族自治县锚定绿色发展战略,以新能源光伏发电为抓手,从项目建设、群众认知到收益路径实现“三个”突破,为边境地区绿色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沧源县把项目建设作为绿色转型的“先手棋”,通过主动对接、精准谋划,全县有15项新能源光伏项目成功纳入省级开发项目清单,总装机容量达122.296万千瓦,计划总投资59.53亿元,实现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目前,沧源县永和华能2万千伏光伏发电项目,年均上网电量344万千瓦时,成为当地新能源产业的“标杆工程”。12个在建项目正加速推进,总投资47.9亿元,已完成投资24.73亿元,预计明年2月陆续完工;2个待建项目总投资10.6亿元,正加快专题办理,计划10月开工。这些项目不仅为全县能源结构优化、电网建设升级创造了机遇,更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依托丰富的光照资源,沧源县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1119户群众自建房、村组活动房的屋顶架设光伏板。阳光转化为“真金白银”——累计支付用户租金94.7万元,发电量超3000万度,让群众稳稳接住“阳光收益”。“屋顶生金”的现实收益,让“绿色新能源”从抽象概念变成了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走进沧源县,茶园里光伏板与茶树相映成趣。这里推行的“茶光互补”模式,让清洁能源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蹚出了“绿色+增收”的新路子。依托茶园基地,光伏板在茶树上方吸收阳光发电,下方茶树喜阴生长,既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又为产业链注入低碳基因。
这种模式带来的收益实实在在:预计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400万元;农户每亩每年可获租地款550元左右。“土地流转有租金,茶园务工有工资,光伏分红有收益”,多重收入让村民腰包更鼓,也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动能”。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