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马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刊发时间:2025-08-08
A1版
作者:李荣
积极构建区域特色和优势体系
耿马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通讯员 李荣) 自2019年临沧市启动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建设以来,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深入推进“五大行动”,赋能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聚焦“边疆多民族欠发达地区创新驱动发展”这一主题,积极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通过育主体、组团队、建平台、做示范,提升特色资源转化能力,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目前,耿马县累计培育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户、科技型中小企业37户、创新型中小企业9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户,建设云南省专家工作站3个、其他各类专家工作站(工作室)32个。依托专家团队,组建产业科技服务队,突出以产聚才构建“专家团队+县管人才+企业技术骨干+乡土人才”的科技人才体系。
产业提质转型升级。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发展“三字号”走好产业转型升级路。提档升级“老字号”产业,重点发展“糖、茶、果、菜、胶”等优势产业,推动产品结构从生产原材料向生产中高端产品转换。引进培育“新字号”产业,以资源换产业、换市场、换技术,推动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壮大发展“特字号”产业,大力开发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等乡土资源,扩展“UP耿马”旅游IP,推进旅游产品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和服务创优,实现耿马县旅游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乡村振兴提速发展。聚焦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搭建服务平台,助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在92个村(社区)成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工作站,帮助务工人员和雇主线上线下精准对接。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6.3 万余人次,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6.5 万余人次。 建立联农带农机制,促进产业帮扶全覆盖。制定《耿马自治县认真落实“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帮扶全覆盖的实施方案》,全县共有46个企业绑定9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9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绑定有产业发展条件及意愿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9225户,“双绑率”达95.16%。 通过衔接资金和协作帮扶,建设帮扶车间、发放小额信贷、实施“雨露计划”等助力耿马县产业持续不断发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 2018 年96.68 亿元增加到2024年162.65 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18年11243元增加到2024年18822元。
民族文化火爆出圈。聚焦耿马县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再创新,挖掘、整理和发展了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了众多高质量有深度的文艺节目。全县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1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0人。汇聚传统民族文化特色,耿马县民族文化迎来“井喷式”大爆发,《耿马的路》《UP耿马》《耿马的佤》一系列作品以及“水姑娘”和“白马小伙”选拔赛、“非遗元素花车夜间巡游”“中缅友谊歌汇”“水迪泡沫万人狂欢”系列活动让耿马县火出了圈,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提升地区文化知名度。
通道效应日益凸显。加快完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临沧至清水河铁路已列入国家铁路“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项目,临翔至清水河高速公路已全线通车。加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口岸物流枢纽。抓住口岸铁路、高速公路建设的机遇,打造“通道+枢纽+网络”海公铁联运物流通道体系,推进临沧(清水河)陆上边境口岸型省级物流枢纽建设,全县物流企业已达31户。积极主动作为,一体规划建设孟定国际新兴口岸城市和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联动新通道沿线各产业园区差异化、互补式发展,加快提升口岸服务功能,积极推动孟定清水河口岸扩大开放。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