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0上的山水茶韵
刊发时间:2025-08-11
A3版
作者:李廷珍
立秋过后,当一缕秋风轻柔地掠过勐库的山峦,邦马山支脉上的坝气山便从夏日的葱茏中悄然转身,踏入了如诗般纯粹的秋日篇章。这个隐匿在勐库西半山的小村庄,在云雾缭绕的海拔1750米,孕育着一方独特的茶香天地。
冰岛湖的水汽裹挟着第一缕凉风掠过坝气山的茶园,茶树便开始酝酿一场属于秋天的盛宴。水汽攀援着茶树的枝丫,云雾如绸带般缠绕其间,织就了一张流动的网,从村前到村后,就连村边那条纤细的荒田山河的河谷也蓄满雾的呢喃。这个与磨烈毗邻而居的寨子,此刻正被漫山遍野的茶树用墨绿的叶片托起整个秋季的重量。
秋阳穿过豁口洒向杨家茶地、凹子茶地等茶园时,茶农的剪影与古茶树斑驳的树皮重叠成流动的版画。而那些被矮化过的古树仍保持着仰望天空的姿态——它们一定记得春天那个攀在枝头呼喊父亲的小女孩,也会记得夏日暴雨后塌方堵塞的泥路如何将茶香困在山里。
茶山的秋天,除了有令人陶醉的茶香,还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风土人情。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山坡上,茶山被染成了一片金黄,美得如诗如画。远处,几户人家的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那是家的味道,是温暖的象征。茶农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围坐在火塘边,一边品尝着自家的秋茶,一边分享着一天的见闻和喜悦。孩子们在院子里嬉笑玩耍,他们的笑声在寂静的山间回荡,为这宁静的秋日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山坡上,或三五成群、或独自屹立,扎根于这片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之中的古茶树,枝干遒劲,记录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微风拂过,带着山林间独有的草木清香,丝丝缕缕,沁人心脾,让人忍不住深深地呼吸,想要把这大自然馈赠的礼物全部纳入肺腑。远处,山峦连绵起伏,在秋阳的轻抚下,轮廓愈发柔和,如梦似幻……
此时走进茶园,倾听茶树呼吸的声音,叶子在秋日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绿得更加深沉、更加浓郁。仔细观察,叶片宽大而厚实,色泽墨绿中透着微黄,边缘的锯齿清晰可见,每一片叶子上,都凝结着秋日的朝露,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茶树间,偶尔还能看到几株不知名的野花,星星点点地散布着,为这片绿色的海洋增添了几分俏皮与灵动。
秋茶采摘的季节,采茶人穿梭在茶树丛中,双手如灵动的蝴蝶,熟练而又轻柔地采摘着鲜嫩的茶叶,发梢掠过古茶树,围裙的围兜里藏掖茶树的生辰契约。采茶时,也有露珠沿着耳坠滑落,坠入竹篓里犹如等待称重的晨光。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那是对自然馈赠的感恩,也是对传统技艺坚守的满足。
采摘下来的秋茶鲜叶,带着清新的草香与淡淡的果香。轻轻嗅闻,那股混合着山野气息的芬芳,瞬间将人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纯净世界。每一片被采摘下来的茶叶,都带着采茶人的汗水和期待,接下来的时间里,在经历一系列的工序后,完成从一片鲜叶到一杯香茗的华丽转身。
当第一杯坝气山秋茶泡制而成,汤色金黄透亮,宛如琥珀一般,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轻轻嗅闻,一股浓郁而又复杂的香气扑鼻而来,独特的山野茶香,相互交融,层次分明,让人陶醉其中。轻啜一口,茶汤在舌尖上缓缓散开,先是一丝淡淡的苦涩,如同秋日清晨的薄雾,轻轻笼罩在舌尖;紧接着,回甘如潮水般涌来,迅速蔓延至整个口腔,甜润而持久。那股独特甘甜的山野滋味在口腔中回荡,仿佛置身于坝气山的山林之间,感受着秋风的轻抚,聆听着树叶的低语。
火塘边,老人们的烟杆在墙上刻下发酵的密语,看不清年岁的茶箩里隐约听见老茶的脆响。带着现代化气息的陶罐代替了古老的茶箩。但存在茶罐里的秋茶依旧用茶多酚书写着关于茶的回忆录。若干年后启封的刹那,沉香就会与茶的韵味在空气中缠绵,有了时光的沧桑感,亦透着自然发酵后的灵动,犹如那些旧时光里温润的故事。
秋茶,不同于春茶的鲜烈,秋普洱的琥珀色里藏着更含蓄的茶山故事:那是雨季塌方后摩托车驮着茶筐在茶园泥泞中碾出的蜿蜒,是矮化古树新抽的枝条触碰天空时的颤栗,更是对面坝卡村灯火亮起时,隔河相望的两片茶园在夜色中交换的山韵。它不仅仅是一杯饮品,更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时间与技艺的沉淀。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泡上一杯坝气山秋茶,让心灵在茶香中得到片刻的宁静与慰藉,去品味那蕴含在一杯茶中的山水诗韵,感受那份来自勐库西半山的独特魅力。
在这个秋天,与勐库茶山来一场茶香之约吧,让心灵在这片绿色的海洋中得到慰藉和滋养……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