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貌新颜南汀河
刊发时间:2025-08-11
A3版
作者:彭兆柱
二十年前在昆明读大学时,周畅是我最好的同学,那一年暑假他姐姐结婚,他便邀请我去他家玩,顺便参加婚礼。周畅家住在临沧市南汀河的岸边,他父母经营着一家小型化工厂。他姐姐的婚礼很热闹,很多细节我也记不清了,但是他家门口的南汀河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是一条不算太宽的河流,却不见河流的灵动和秀美,河水似乎没有流动,河床表面覆盖着板结的水泥状淤泥层,前一夜的暴雨让河流裹挟着浑浊的垃圾,冲击成一片厚厚的“黑浪”,黑黢黢的泡沫与塑料袋随处可见,沿岸行道树已经被染成了斑驳的灰褐色;河床里扭曲变形的钢筋水泥碎块,像狰狞的獠牙刺破水面。水纹上闪着金光,在明亮的光线下更为耀眼,分不清是金属的光泽还是油污的颜色;整条河上也没见有人垂钓,可见河里也没有什么鱼。我当时和周畅开玩笑:“这就是你们的母亲河吗?”周畅很尴尬,他解释:这些年,两岸的违建侵占河道现象非常严重,大约四分之一的河岸线被汽修厂、废品收购站占据了,两岸的竹林与古树被砍伐殆尽,裸露出斑驳的红土坡,一旦遇到暴雨过后,那便是泥石流迸发的险境,两岸的百姓苦不堪言,但似乎却没有意识到正是由于自身毫无节制的破坏,而带来了大自然的惩罚。
这便是当年的南汀河,其生态环境污染之严重超乎我的想象。而在随后的岁月里,我与周畅在聊天中也会偶尔提到他家门前这条河,周畅告诉我,某年某月,市里颁布《临沧市南汀河保护管理条例》;某年某月,南汀河开始改造了,挖掘机已经进场了,等等。周畅很笃定地告诉我,下次你再来,肯定是不一样的光景了。
去年五月,周畅的父亲仙逝,我乘高铁去奔丧,周畅家的化工厂早已停工整顿了。丧礼结束后,周畅开车送我一程,我让他沿着记忆中的南汀河绕了一圈,却是一幅鸟鱼同悦、生态共生的绿色画卷了。
一道长长的绿廊生机盎然、翠色掩映,清粼粼的河水泛着碧波,在阳光下撒下万点星光,几只白鹭掠过新栽的芦苇荡,在光影中划出优雅的弧线。木栅栏的沿河步道上,市民正悠闲地散着步,亲水平台上悠扬的手风琴声响起,一派和谐安宁的景致。周畅告诉我,这些年政府对于南汀河的改造做了大量的工作,清理河道淤泥、建设雨污分流管网、减少污水直排、大力修复工业园区及解决周边河流黑臭水体问题,等等,尤其针对河道采砂、侵占岸线等问题,通过雷霆手段解决根本问题,一件件一桩桩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而整个生态体系的建立与修复,则是系统性的大工程,如在沿岸绿化工程中同步重建湿地,种植耐污藻类及本土水生植物,为鱼类、底栖动物提供产卵和庇护空间;通过人工干预加速耐污藻类生长,逐步恢复水体自净能力,为鱼类回归奠定基础。在途中,我看到了一群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地观察鸟类,周畅说,目前在观鸟栈道上已经有黑天鹅、鹭鸶等水鸟。直到此刻,我还在一遍遍与周畅确认——这就是我二十年前看到的南汀河?
旧貌换新颜的南汀河,实现了非凡的生态涅槃,奏响了一支优美的生态协奏曲,反映的是临沧市这些年来生态工作的突飞猛进,不仅治愈了一条河流、修复了一座公园、改变了一个心境,更重塑了一座城市对自然的敬畏与温情,这种真诚、务实而负责任的态度值得点赞和学习。
联系电话:0883-2143727
投稿邮箱:ynlcrbs@126.com
未经临沧日报社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